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节(2 / 2)


  他在自己的口袋里捏到了用油纸包着的糖块。今天离开太早,双胞姐弟未起床,他还没机会给出去。

  杨砚池也坐了下来。他望着那座熊熊燃烧的城镇,一时涌上心头的倒不是悲戚,而是久久的茫然。

  凤凰岭并不是一个单独的岭头,它是一整片山岭的统称。如果在地图上描绘这片山岭,形状就如同一只昂首的山鸡。

  山鸡不太好听。许久之前有个文人说:不大气,不恢宏,改名凤凰吧。

  于是就成了凤凰岭。

  凤凰岭里住着不少人,完全在这片岭子中自给自足地过活,日子当然也不大气不恢宏,简简单单的灶头烟火,柴米油盐而已。

  杨砚池的家就在凤凰岭里头。

  他爷爷和爹据说都是开了天眼的,跳大神跳得出神入化,舞姿优美,歌声嘹亮。

  效果则见仁见智了。女人们大多是当做看戏,听说他爹因为太过英俊,画像还流传到不少地方。

  杨砚池五六岁的时候,村里一场瘟疫,他成了孤儿。

  独自在村里哭了几天,有人路过发现了他,把他带走,辗转着去了城里。他长得白净乖巧,一双眼睛乌黑溜圆,一下就被路过的杨老夫人看中,想买回家当书童。当时还没当上司令的杨老将军极为迷信,连个书童也要测清楚生辰八字。结果一测出来,不得了——这男娃娃命里带旺,上益父母,下荫子孙,逢凶化吉,逢吉则更是吉上加吉。

  杨老将军和夫人当即决定收养杨砚池,顺便给他改了名。

  杨砚池想到家中情况,只觉得那测字的老头应当是双目发昏;但他没有依靠,只求一口饭吃,也就乖乖留在杨家当起了杨砚池。

  他带着小米一路往前走,小米还在身后哭,话都说不利落了。

  杨砚池也不知道怎么安慰他。他在杨家作用不大,就一个吉祥物,逢年过节打扮一番坐在家里,供来往亲朋好友啧啧观赏;或是跟着杨老司令去打仗,时刻不能离开老头身边半步,好作老头子的天然屏障。怎么安慰人,他着实是不懂的。

  “别哭了。”杨砚池生硬地说,“等回了我老家,给他们烧点儿纸吧。”

  小米哭得更凶了,杨砚池心里也不好受。那么多人呢,他老想起自己兜里的糖块,想起孩子细软的手指,还有院里生了精怪的梨树,院外被夕阳照亮的青石板长街。

  可他见过更多的死人,心里有一部分已经硬了,轻易戳不动。

  抄近路走了大半日,终于在夜幕降临时找到了老家。

  当年因为瘟疫而变得一片萧条的旧村庄不知何时又有了人气,几缕炊烟,一点两点灯火。

  杨砚池的家在村口,已经成了养鸡的棚子。

  一时半刻无法打扫,两人脱了军服,想到隔壁人家去找个借宿的地方。

  “我们还能出去吗?”小米被鸡屎的味儿熏了一脑袋,顾不上哭了,“我还没娶老婆,没建功立业。”

  “能。”杨砚池随口应他。

  小米:“你保证?”

  杨砚池:“不保证。”

  小米悻悻闭嘴。

  隔壁住的都是生面人,估计是看着这村里房子尚好,所以悄无声息占了去的。杨砚池没说什么,直接蹲在路边问正给一堆石块磕头的妇人:“阿姐,方便给口水喝,给个床铺睡一觉吗?”

  他说自己和小米是走错了路才闯进了凤凰岭。

  妇人上下打量他,先是惊讶,随即慢慢浮现狐疑之色:“走错路?你们不知道凤凰岭能进不能出?”

  “虽然知道,但跑的时候顾不上了。”杨砚池指着远处,“长平镇炸了,你看到了么?”

  妇人:“看到了。”

  杨砚池正要说什么,妇人却立刻匆匆打断:“你俩……当兵的?”

  她看到了他们的鞋子和裤子。

  杨砚池和小米点点头。

  “那身体健壮……一定健壮……”妇人喃喃低语。

  她又转过头,继续深深朝石块叩拜。

  杨砚池和小米面面相觑。

  临近城镇被炮弹轰了,岭子上的人却仿似没事一样。

  杨砚池觉得很古怪,不由得站了起来。

  这房子挺小,他闻到了浓烈的药味。

  看来里头住着病人。

  女人起身,拎起一旁的篮子。篮子里装着瓜果菜蔬,满满当当。杨砚池眼尖,他看到篮子底部有不少银钱,似是十分沉重。

  “柴房住不住?”妇人说,“不要钱不要物,就当帮你们。”

  杨砚池问:“你家里有人病了?”

  妇人的忧愁一下又挂上了脸。

  她的两个儿子前几日在溪边玩,双双栽入河中。虽然很快被人救起,但两人都生了重病,眼看不行了。

  杨砚池一听就有些为难:“这样方便吗?你还需照顾病人。”

  “方便!”妇人急切地说,“没什么不方便的,住下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