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节亚洲第一海军是谁?(2 / 2)



可是,大清的统治者只看到了“不可运摇”这个报喜的话,却对李鸿章提出的大量的不足之处、海军的急需,都选择性地遗忘了。



――*――*――*――*――*――



如果对李大人列的清单还没有什么“概念”,可以对比一下。



再看日本那边。日海军舰数、吨位,炮数、航速,都已非“吴下老二”。



甲午战争爆发前,日本海军拥有可出海作战的主力军舰是――31艘(二等铁甲舰3艘、巡洋舰11艘、炮舰17艘),其中包括专门为克制中国“定远”“镇远”2艘铁甲舰设计建造的3艘“松岛级”军舰――“三景舰”。



还有号称同时代的冠军舰――全世界火力最猛、航速最快的巡洋舰“吉野”号。



据说这个“吉野”,就是中国定制的,适逢户部奏请停止购买外洋军舰,这事黄了。日本一看,我买,大不了再当一次裤子。于是,大清弃儿就成日本的养子,改日本姓了。



这些两国舰船的资料随处可以查到,被转来抄去的很多,一大串枯燥的数据我也不再缀述。我只说一个结论性的数据即可――就是重量级的主力军舰数量上,总吨位上,几项指标一对比,结果大致就已清楚。



再往前数几年,情况是:



在1890年时,北洋海军――二千吨位以上的战舰有7艘,总吨位27000多吨;日本海军――二千吨位以上的战舰仅有5艘,总吨位约17000多吨。



1892年,北洋海军――不变。日本海军,总排水量72000吨。我数了数,其中二千吨以上的主力战舰11艘,总吨位30000吨以上。



还应说明的是,以2000吨划线,是委屈大日本海军的。



因为,北洋水师除了“定远”和“镇远”2艘七千多吨的巨舰外,其余舰船排水量全在3000吨以下。



而日本联合舰队,虽然没有5千吨以上的超大军舰,但除了“赤城”“千代田”“比睿”三艘战舰外,其余战舰排水量全部大于3000吨。



如果比喻一下,两相比较,大清北洋舰队是两头大象率领着一群狼,日本海军,整个就是一群猎豹。



日本海军在规划上,完全是按照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来讨论需求问题,他们的目标可次仅仅是大清,而是包含英国在远东的舰船。为了防止中日开战时英国可能帮助中国,日本海军在计算军舰需求时,目标定在超过中英军舰总吨位之和。



所以,才有那么巨大的海军军费需求。



在这个军费支出的支撑下,从1888年起,日本海军基本是以每年两艘战舰(不算小炮舰也不算辅助船只)下水的速度在扩张。



要知道一点:1892,甲午战争前两年,日本就已提前完成了自1885年起的十年扩军计划。



日本海军此时的规模已远远超过了北洋海军,而且,还没有停止购买军舰。直到甲午战争中,也没有停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