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六节叶志超再提“总统”(2 / 2)


杀敌尚未奏功,掩过已经奏效!



..................................



这次叶志超所部大得好处了,每个参战将领升一级,士兵人人有赏钱。



清史的资料里记述不太详细,仅有寥寥数笔。



在日本编的《日清战争实记》,却看到了一些日本人依据战场拣到的清军文书记录下来的,关于大清赏赐有功之将的情况:



提督叶志超,赏给白玉翎管一支,小刀一柄,大荷包一对,火镰一把,赏给“刚勇巴图鲁”称号。



记名提督聂士成,赏穿黄马褂。



记名提督江自康,以提督总兵遇缺请旨简放。



记名总兵谭清远,同并赏加头品顶戴。



提督衔记名总兵叶玉标,总兵衔儘先副将冯姜和,以总兵交军机处记名,遇缺请旨简放,并赏加“威勇巴图鲁”号。



副将衔先锋儘先游击魏家训,毛殿飚,孙礼达,聂鹏程,免补参将游击,以副将儘先补用。



其他受赏有差。



前有日本人的题记,试译如下:



——清国败军之将获得封赏



牙山一战,清军大败,诸将奔亡。二十八日,乃赏赐有加。赏罚失宜属彼国常态……国运已失,至此暴露无遗。



赏赐记录如为事实,那么虽然日本人讽刺有加,却是讲了点实话。



看来叶志超没有独吞战功,而是人人有份!



人人有份,那就堵住了大家的嘴!



且不论加官晋衔、顶戴花翎,赏穿黄马褂,赐“某某巴图鲁”称号,一看到这么多将领,都令我不是一般地吃惊!



区区几千人,光总兵以上级别的就有6人。



总兵什么概念?概略来讲,一般一省设一提督,一省内设几镇不等,一镇长官为总兵,可以比照现在的师级吧。虽然很多人只是虚职,没有实授任某省提督某镇总兵,级别待遇却是一样的。



不知道总兵以下,一个参将、副将,现场统多少人马。



兵不在多而在精,将不在广而在勇。



岂能指望为将者“以一当十”,多多益善?



可悲可叹!仗竟然打成这个样子,岂不是兵少将多之过?



————————————————



平壤城,一下子来了“四路大军”,加上“一路退下来”的,就成五路大军了。



估计光吃住,就是个问题。



将多,事非多。



一开始,卫、马、左、丰四将领一样大的官,一样高的地位,谁听谁的不知道。



这就是李鸿章所倚仗的“屡饬该统将等和衷商办。凡其力所能及者,当可无误机宜。”



恐怕就是淮军一个“系统”内的,也不见得是能和衷共济。特别是在战守之策上,在涉及到任务分工上,靠自觉自发,是不是能靠得住,要打一个折扣。



这么大规模的战役,几部人马互不相属、互不节制,如果形不成有效的统一指挥,势必各自为战,战场一盘散沙。



令出多门,各行其事,这打的什么仗。



好在,清廷下令了——统一事权。



“己亥(25日),命叶志超总统驻平壤诸军。”[《清史稿本纪》]



圣旨说得一本正经,让人哭笑不得:直隶提督叶志超,战功夙著,坚韧耐劳,即着派为总统,督率各军,相机进剿……



..................................



好不容易上头指定了战场前敌总指挥,选的却不是别人,正是叶志超。



除了奖励虚报战功的人,按职务也属理所当然。



谁让他是一名实职的提督,战场官阶最高,其他人不是记名“待缺”的提督,就是实职的总兵呢。



这么想也对。



但不要忘了,估计还有一个原因——后方的实际统帅,李鸿章。



下来,我将详细讨论这一点。



..................................



叶志超真是想哭都没有泪了。



估计他自己也没想到,吹个“牛皮”也要“纳税”,这一把可是玩大了!



想必叶志超自己也很清楚,戴了这个“官帽”,决不是什么好事。



这个时候谁想干呀!实在没有平时荣升时的那种喜悦,却好比自己坐在一个火盆上。



叶志超担任统帅后,首先是数次给老领导李鸿章发电报,不是汇报战守之策,而是——称自己“有病”,且病得不轻,头晕目眩,动不动就晕过去了。



然后就是和“老帅”探讨能否将自己调回。



调回?你以为你是袁世凯啊,耍这一套。



怎么一到平壤,就得病啊。



老实守平壤吧。



..................................



说实话,大清这种选帅方式……如果能振奋人心、凝聚士气,统一指挥、提高整体作战能力……鬼才相信。



这是严重削弱清军的指挥和斗志。



就叶志超那点事,皇上不知道,前线的将士会不知道吗?



据说,接到圣谕,全军皆惊,一片哗然。



再说从国内赶来的这四路人马,说是四路大军,实是来了四位诸侯。



各路人马由不服气,到不服命令,尽皆出现。



无形之中,已经为战败埋下重大隐患。



..................................



面对光绪这样的大清“CEO”,哪个员工还肯出力?



各将领落实将令,变成了“凭良心干活”。



即使一个阵地守住,翼侧却已崩溃。



一点被攻破,整个防线随之土崩瓦解。



战场上互不支援,推脱责任却互相指摘。



这种状态,持续到整个甲午战争结束,竟丝毫没有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