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节尖锋直冲敌阵(2 / 2)




如果你非要说速射炮好,那打个比方:一个8岁小孩和一个20多岁的大人(两人均没有异人相授,没有吸收任何人的功力,也没有在山洞或坟墓中找到秘笈这类的情况),小孩打大人五拳,大人打小孩一拳,效果会怎样?



日本海军就遇到了这个问题。解决问题的钥匙恰恰在于:火炮数量和发射速度的优势。至于杀伤系数,就要在选择目标和部位上做文章了。



所以日本海军很聪明,前边讲过他们研究大清军舰时就提出了这个对策:日本追求的是以数量取胜,尽可能地发射更多弹药,而且着重破坏上层建筑和杀伤人员。人员伤亡大,即使船不沉,也照样失去战斗力。



剩下最后一项,就是“命中率”,双方都需要更高的命中精度,来保证命中的数量。这个就靠平时的训练水平和临场发挥了。



…………………………………………



以上所说,归结在一起:讨论横队和纵队的优劣,是没有什么意义的。那是个已经由军舰决定了的不选之选。



那么我们再来讨论变阵问题。



大清以雁行阵接敌,无非是发挥舰首巨炮的作用。



“鱼贯”字义为“像游鱼般一个跟一个地先后接续”,“雁行”如专作阵名,则是“横列展开﹐似飞雁的行列”之意。而“犄角”,是指一舰在另一舰的侧后,错开一点。



“鱼贯小队阵”也好,“犄角鱼贯小队阵”也好,都是用于机动接敌时的类似双纵队阵列。而“犄角雁行小队阵”也好,还是“夹缝雁行小队阵”也好,才是接阵对杀的阵形,在向前方发扬火力上也类似于横队。



之所以前后错开,是因为把火炮射击角的威力也发挥出来。火炮不是死的,都是有一定的转动范围,在射击上可以有一定角度的。很显然,左右对齐,左右射击角都大大减小,而错开一点,比如右后方的军舰,在右面射角范围上,就可以全部发挥出来。



别忘了,海战中每一方舰和舰之间,也有几百米、上千米,瞄准的范围要很大,这个角度的发挥,是非常具有意义的。



因此,丁汝昌在攻击发起前,便下令变成战斗形,是无可指责的。采取的“犄角雁行阵”也是北洋舰队在作战预案中选定的基本攻击队形,经过反复训练的熟悉队形,这一点无疑也是正确的。



至于开战后才变阵,致使号令出现失误,我认为明显属于“欲加之词”。一个舰队司令,不大可能犯这种打响以后才变阵的错误。



…………………………………………



所以,把过多精力用在讨论变化前后的阵形问题,是对常识上的误解。



实际上,我们很容易忽略另一个重要问题,一个关键的实质性问题:



这些阵形的名字中,应该都有一个词——“小队”。



此前海军大队作战时,一般又实行三舰编成一个小队,作为基本作战单位,以利于相互配合、掩护作战。



海军史研究专家陈悦先生论证,琅威理担总教习期间,帮助北洋水师创立了两舰分队制度。就是以两舰为一个战术小分队,多个战舰战术小分队编组成整个舰队。作战中,本着军舰吨位、航速、火力等相近的原则,除“定远”“镇远”这样同级军舰编为战术分队,也有“致远”“经远”这样,由穹甲巡洋舰与装甲巡洋舰混编搭配的。



因此,北洋舰队无论是在出击时排列的鱼贯阵,还是后来变换的雁行阵,实际上内部都是由多个两舰分队叠加组合而构成的。[《甲午海战》]



“犄角雁行小队阵”要求是:每一小队中,前舰为队长,其僚舰位于其右后四十五度线上,相距四百码;各小队之间距为一千二百码。



与此相应的,日本联合舰队的纵队,实际上在最基本单位上采取的是三舰分队阵形。只是两个分队间距离缩短,军舰相互错开变成了鱼贯纵队,而变得不再明显而已。



当然,选择有效的阵形,是一个方面,打起仗来,阵形能否保持、如何维护,是一个难度很大的问题;甚至需不需要保持,也是一个问题,毕竟情况是变化的。



作战还有一个决定性因素就是,舰队的相互配合、保证整体战斗力。



日本联合舰队有一个亮点,按照航速、吨位、火力等因素,将整个舰队分成两拨,创造性地编成两个编队。要知道,在没有无线电话的时代,全靠观察旗语指挥,开战煤烟、硝烟,爆炸声……指挥控制一个大的舰队谈何容易?指挥一支分舰队,就相对容易得多。好处是不言而喻的。



…………………………………………



最后,判断、评价双方阵形优劣问题之上,还有一个需要考虑的具体因素——战术意图。



大清海军采取的是接敌之后,以主力舰当先,首先冲乱敌阵,以乱战取胜。



这是此前海军战术领域的重要战法,即发挥战术小队的作用,多点突破敌方编队,破坏敌人阵形,然后进行混战,发挥火炮、鱼雷,甚至军舰撞角,以近战乱中取胜。[参考《甲午海战》]



丁汝昌在命令中强调了三条,也说明了这个意图:



“(一)舰型同一诸舰,须协同动作,互相援助;(二)始终以舰首向敌,借保持其位置而为基本战术;(三)诸舰务于可能的范围之内,随同旗舰运动之。”



减少敌人速射炮多的威胁,发挥己方火炮优势的“法门”就是——“舰首始终对敌。”这也是大英帝国老师教的。



联合舰队采取一拨担任游击,首先接敌,待主队接敌,游击队则快速机动,进行翼侧包围或夹击。这是经英国老师教授,学生日本在战前匆匆独创的。



实践证明这样能扬长避短,形成游击、本队多波次的攻击,阵形变换也灵活机动。而当初联合舰队更多的是考虑指挥方便,兼顾高低两种航速军舰,而且,纵队容易保持队形!



大清舰队战术的关键是,尽可能发挥定镇二舰吨位大、装甲厚、火炮大的特点,力争先敌发射,击沉敌舰或打乱敌人纵队。而后各战术小队也快速跟进,抢在敌舰前发炮并尽可能快地突入敌阵。



联合舰队战术的关键是,尽可能发挥自己速度快、火炮快的特点,尽可能避开清军的炮弹,力争以密集炮击,破坏大清军舰。



从战术来看,日军更为灵活。



…………………………………………



在实战当中,大清军舰在变阵中,出现了不到位的情况。当然,那一样不能认为是失误,更称不上是混乱。



造成变阵不成“雁行阵”,这是由于第一小队之后各小队要依次向两翼展开,越往后的小队斜向运动的距离越远。而后边的小队航速本来就低,特别是还有几艘“老爷舰”就更吃力。所以,平时变阵时,中央的定、镇两个排头兵,一般都要保持较低的速度,等后边的小队舰船赶上来。但为了将敌人尽可能远地拦住,定、镇二舰力争尽快接敌,并争取时间尽快向敌开火,所以保持了较高的航速。



除了速度上的差异,当然也有个别人的因素。这个秘密在战后官兵的分析中也透露出来。“定远”舰大副沈寿堃说:“……乃勇怯之不同也。勇者过勇,不待号令而争先;怯者过怯,不守号令而退后。此阵之所以不齐,队之所以不振也。”谁为勇者,谁为怯者,下来我们就会知道,这句话既说明了变阵不及的部分原因,也验证了个别将领的畏战不前。



这样,北洋两翼较弱的军舰就落在了后面,成了一个狭长的“人”字形。在对面的日军观察,是一个尖角冲过来。因这个队形又象是一个倒立的字母“V”,也有外国海军观战者将之记成是“V”形阵。



与我们的一些说法相反,日军也好,其他外国人也好,反倒没有对这个“V”形阵做过多的批评。



因为,判断一个作战行动是否得分,基本的评价标准是:它是否实现了指挥员的战术意图。最终的评价标准是:实战效果。



在此处,首先是看大清是否如愿,把战斗打成了想要的“乱战”局面。



其次,战术不是一成不变的,队形是变化之中的,因为战场情况是变化的,除了愚笨的战斗员,双方都不会让对方全部猜到,也都不会按对方的要求去做。



别忘了,战争中预案再完美,也无法拒绝和排除偶然的因素。



随机应变,是对统帅和一支部队的基本要求。



而歪打正着,在战争中也从来都是有的。



北洋舰队的“V”字阵形,意外地偶然之间,给日本人带来了很大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