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节打成“乱战”(2 / 2)




等到右翼总兵刘步蟾主动接替整个舰队的指挥,旗号装置已被摧毁。(所以,所谓刘步蟾再传令时出现失误,基本上是不会出现的虚构情节。)可以认为,主帅受伤,号旗被毁,失去了统一指挥,严重损害了北洋海军的整体战力发挥。因为指挥不力,战斗力至少打折两成以上。



客观上,两支舰队已经绞在一起,煤烟、炮火硝烟,笼罩着海面,就是有旗号也已经无法看清了。



北洋唯一可依靠的,就是各舰管带根据战场情况,主动配合的程度了。



…………………………………………



在激烈的战斗中,北洋舰队也在战火煎熬中,向着期待中的目标奋力挺进。



战场形势终于有了一次有利的转机。



以“松岛”为首的日舰本队,在且战且进中,驶往“定远”的右前方。北洋舰队也全队向右旋转约四度,各舰皆以舰首指向日舰本队。掠过北洋阵线右翼,旗舰“松岛”提速、准备左转舵,本队各舰也纷纷跟上,估计是想调转方向,换以左舷火炮,向北洋舰队进行第二次攻击。



可是,日舰本队后继之“比叡”等4舰,因速度迟缓,远远落后于前方诸舰,特别是“比叡”,与前舰中间出现了近1000米的空档。



北洋舰队“人”字阵形之尖一下切入,日舰本队被拦腰截为两段。



至少,“比叡”4舰,几乎坠入了深渊。



这里边,还有日本海军的高官,军令部长桦山资纪乘坐的“西京丸”。



…………………………………………



北洋舰队抓住了这一有利时机,向敌发动猛攻。“定远猛发右炮攻倭大队,各舰又发左炮攻倭尾队三船。”



接下来,就是北洋舰队发挥“小队作战”的主动性,实施“乱战”歼敌的战术。



轮到日本人受苦了。



落在后面的这4艘日舰,也是联合舰队的弱点。



被断下的“比叡”就惨了。



“比叡”在弹雨中惊恐地发现,中国军舰“定远”和“靖远”正迅速向它驶来,进逼至相距七百米处,不但舰首重炮难当,照当前形势,还有被撞沉海底的可能。处境危殆,“比叡”走投无路之下,竟向右急转弯,一下子钻进了“定远”和“靖远”两舰的间隙之中。(按各种史书,“比叡”自“定远”左舷通过无异,《甲午战争史》记为定、靖之间,《甲午海战》根据《日清战争实记》等史料考证,为定、经之间。)



这情急之下的本能避险动作,却救了它一命。因为“定远”“靖远”怕误伤了友舰,不敢使用重炮平射,只能以小型速射炮居高临下轰击“比叡”。



这大大便宜了闯进“胡同”的“比叡”,虽然左右两面都受到攻击,但还不致于立刻被击沉或失去动力。所以它不顾伤亡,在弹雨中向“胡同”尾端猛窜。



中间,“比叡”突然发现,打来的火力减弱了,观察发现“靖远”舰停止炮击,“甲板上排列着携带步枪的突击队,欲靠近比叡”,明显是准备派陆战队士兵,“跳帮”过来俘虏自己。危急当中,“比叡”只能一边逃跑,一边趁着北洋火力减弱空档,用“舰上的速射炮不间断地连射,在五分钟内发射了一千五百余发”,使“靖远”难以靠近。



等终于穿过“胡同”,却被“定远”尾炮逮住机会,大大出了一口恶气。“比叡”被“定远放出之三十公分半巨弹击中,下甲板后部全部毁坏”,士官室也被洞穿,一下子死了19人,后部舱面燃起火灾,喷出浓烟。



“比叡”赴死的惨景被跟在后面的日本人看得清清楚楚。但是,跟在后边的“扶桑”舰没有施以援手,而是拼了命地加速,逃往主队方向,躲过了一大劫。



所幸,正要围攻“比叡”的北洋军舰发现了又一个弱者“赤城”,扔下了都快要沉没的“比叡”。侥幸脱出北洋舰队的炮火网,樱井舰长大呼感谢上天保佑,挂出“本舰火灾退出战列”的信号,向南驶逃。



“赤城”本是一艘炮舰,速度更为迟缓,跟不上队伍,落在了最后,陷于孤立地位。本来“赤城”位于比叡左后方,等“比叡”穿过中国舰群后,北洋舰队左翼各舰扑向“赤城”,一顿猛打。



小个子“赤城”根本无力招架,舰长坂元八郎战死,“鲜血及脑浆溅在海图台上,染红了罗盘针。”舰上军官几乎非死即伤。“赤城”只能转舵向南逃离,“来远”又尾追着连连发炮,先击倒“赤城”的大樯,又中其舰桥,击伤代理舰长佐藤铁太郎。直至追到“赤城”逃出作战海域。



…………………………………………



北洋舰队对“比叡”和“赤城”的攻击,也为右翼苦战的战友赢得了一点机会。这个机会,就是战场上常讲的“牵制”。



眼看已经陷入绝境,那边,联合舰队本队的军令部长桦山资纪打出了“比叡、赤城危险”的信号旗。



第一游击舰队忙着去救援,“超勇”和“扬威”得以脱出火力圈,驶出战场,实施自救。



但是,在扑天的大火中,到2时23分,“超勇”如一个伤重将息的勇士,渐难支持,右舷倾斜,海水渐渐掩没甲板。



船上人员纷纷坠水后,赶来参战的“左一”鱼雷艇驶近相救。眼看军舰行将沉没,管带黄建勋没有接抛来救援的长绳,而是选择了与舰同沉于海。



这是海军舰长有尊严的结束自己使命的一种方式。



黄建勋成为黄海海战中第一个牺牲管带。



“超勇”大副翁守瑜也选择了与军舰一同沉海。



“扬威”舰也只得驶离战场,准备靠近浅水搁浅施救。



虽然受伤严重,但“扬威”没有选择较近的浅水,而是向更远的西北方向大鹿岛驶去。因为,那里离大东沟更远。大东沟,是陆军兄弟换乘登陆的地方。[《甲午海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