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五节旅顺后路——没有了后路(1 / 2)

第五节旅顺后路——没有了后路



日军的惊喜,还在后头。



沿旅顺大道向南关岭进迫的左路日军,也没有遇见敌人。



说好的旅顺后路山区,南关岭至土城子的狭窄走廊呢?



旅顺后路,舍此无他途,敌必攻,我必守,地形狭窄,非攻破不能前进,两军在此必定会发生战斗。



然而战斗没有发生。



因为,清军跑了。



……………………………………………………



现在想来,李鸿章泛泛的关于“若调派十营……”的指示,等于白说了,根本无人执行。旅顺那边情况,我们下来再说。



连李鸿章“赶办南关岭土炮台”的命令,也未曾执行。



而赵怀业的怀军呢?



先是拱卫军及捷胜营败向旅顺时,在苏家屯和南关岭的两营怀军,不等统将过来,跟着溃军,一路随之而去。



统将赵怀业率和尚岛两营退下,于当夜移于旅顺炮台右翼的老龙岛。



预感到老龙岛也不安全,于是,又连夜向后路接应的两营靠拢,大连湾被轻易丢失。



当然没有可靠拢的了,南关岭早已成了“空城”,一看情况,顿时心凉。再接下来,一见日军,又顿时心惊,也只能望见旅顺方向,绝尘而去。



……………………………………………………



李鸿章总是寄希望于依靠前线将领的能力。确实,前线将领能战,能够弥补战略上的不足。而无能的将领,却可能会拖累,甚至毁掉一个统帅的苦心诣旨的谋划。



至此,李鸿章的两个策略,均成为空谈。



紧守大连湾,金州已失。



舍弃大连湾,专守旅顺后路,后路也没守住。



无奈,只能做退守旅顺的打算了。



这就是前线将领能给李大人的回报。



……………………………………………………



但关于赵怀业,还有一个问题,经常被谈起。它关系到这次退守旅顺的关键环节。



围绕甲午战争,总是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将领,莫名其妙的事情。



这个赵怀业就很是令人惊异。



李鸿章的指示,必要时弃炮台而守南关岭,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部署。赵怀业弃台而走,见日军至,即率所部奔向旅顺。是什么性质?



后来人们多数又将这个烂账记在李鸿章的头上,认为是他指导有误,谋划失策,错误地做出了“弃大连湾而守旅顺”的决定,导致了旅顺守军没出来,大连湾守军部队也全部退回旅顺。



言下之意,赵怀业就是奉的李鸿章的命令,当然赵怀业也是这样解释的。



但是,实情是这样吗?



……………………………………………………



其实,我觉得问题还在赵怀业的身上。我找半天,找过很多资料,至今也没有替老赵找出一个说得过去的合适理由。



事情还应回到那同一天发出的两道命令上。需要提起注意的是,命令送达的对象。



仔细看看就知道,这两个看似矛盾、实则一致的命令,是分别给了两个人的。前一个命令,通过盛宣怀转达赵怀业——若湾不守,退守南关岭;后一个命令,直接寄予龚照玙。甚至它都不是明确的命令,而是作为一种指导意见,向龚照玙明确了自己的考虑。而且,丝毫没有令龚照玙传达给赵怀业。



鉴于龚照玙实际上负责协调旅顺的防卫,李鸿章的意思只能是——告诉他,旅顺守军应从速做好旅顺防守准备,包括做好大连湾失守的准备。这个意思也只能传达到现旅顺的防将。



也就是说,赵怀业那里,还是盛宣怀所传达的任务,并没有任何改变。



有人推断说李鸿章出了第二案。我认为,这仍然停在第一案上——守旅顺,必守南关岭,南关岭和旅顺防御是一体的。李鸿章的部署,从战术上,并没有什么问题,也根本没有什么第二案。



即使算作有守旅顺的第二案,那也跟赵怀业的任务没有任何关系。



但,赵怀业为什么会弃李老帅“倘湾不得守,须带炮队退守南关岭,以保旅顺为要”的命令于不顾,舍弃大连湾?



按照很多书上的分析,自然而然地得出一个结论:李鸿章“宁失湾,断不失旅”的指示,立刻使赵怀业不战而退出大连湾有了依据。



但,这个指示精神怎么传给他的(或者说他是怎么弄到的),都值得研究。



事实证明,他在理解李老帅的命令中出现了误解。



甚至极有可能是他故意曲解,为自己寻找到了撤退的借口。



有了这个理由(按他的理解),他连南关岭都不需要去守了。



……………………………………………………



说来说去,实情只能是,赵怀业没有很好地执行老帅的指示。



如果说有“不可抗拒的因素”,那就是他根本就守不住了,也把握不住部队了。



他离开和尚岛,驰援金州之后,余下的兵士群龙无首,主动加入了南去的“逃难”大军。等大家纷纷逃离之后,赵怀业停不住脚,收拾东西也溜了。



不过这一跑,他可就说不清楚了。



据说,赵怀业在金州战事吃紧时,想的不是如何守土有责,而是急着搬家,在11月5日夜晚,徐邦道再一次书信向赵怀业求援时,他正在大连湾码头“自督勇丁运行李什物渡海”,拉足了逃跑的架势。



当然,这样说他,是有点误会了。



包括后来更有人说他无心守战,整天想着弄船,忙着把军粮都运到烟台去换成银子,自己揣起来了。啊,这就有点狠了。但这事,确实没有什么实际的证据。



赵怀业惦记的,不光是自己的细软,还有自己部队的一点家当,重要的必需品——饷银。没这东西,搞不好士兵能闹起来。



但绝对应该批判的是,因为走得太急,只带走了饷银,却万万不该原封不动地将武器全留给日本人。



战场上,对敌人的仁慈,就是对自己的残忍。



对自己的任务不尽责,就是对战友的极大不负责。



……………………………………………………



这么多严重的问题,就没有追究吗?



目前没有。因为龚照玙等人,同样也有这样的问题。



他们只记住了“宁失湾,断不失旅”,那么,他们又如何解释李老帅嘱付的“南关岭起,土城子止……若调十营,扼山岭,当可紧守”呢?



龚照玙同样是选择性地理解和执行了李老帅的指示,这哥俩“五十步笑百步”,又如何去追究赵怀业?



如果说他也有“不可抗拒的因素”,那就是他可能根本叫不动身边这些人。



把旅顺防务交给他,本身就是一个错误。



……………………………………………………



金州保卫战失败,清军称不上营,也不能称为队了,只能以“股”算,一股股清军纷纷撤至旅顺,都以为这个坚固堡垒是救命之所。一时间,旅顺简直成了一座大兵营。



原先防守旅顺的清军,有5支:



庆军(有些资料记为亲庆军),记名提督黄仕林率四营,记名总兵张光前率四营,共八营4100人。



姜桂题带桂军四营,程允和带和军四营,共八营400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