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百二十三章一阴一阳之谓道(2 / 2)


三人围着火盆正聊着,党政办主任吴涛过来了,站在门口敲了敲门,说,小黄也在这里呀,小岳,小琴,你们一会值下班,下班后再离开办公室,旁边党政办的电话也听着,我这会要同吴书记到县里办点事,明天上午才回来。

说完,吴涛转身离开了。吴涛走后,黄胜杰也起身离开了,黄胜杰刚刚走,乡政府司机朱小山过来,站在走廊里,靠着门口,头伸进指挥部办公室里,看了看,说,苗会计,吴书记让你也到江阳去。

苗小琴起身,抓起办公桌上的坤包,挎到肩上,对岳浩瀚,说,小岳那就辛苦你了。说着话,走出办公室,跟着朱小山离开了。

苗小琴走后,岳浩瀚起身,把办公室门关住,灯打开,朝着火盆里又夹了几块炭,拿出办公桌抽屉里的那本易经的智慧开始翻看着。

岳浩瀚每看一本书,有个习惯,就是先看书本的前言,翻到易经的智慧这部书的前言,仔细的看了起来,只见前言写着,华夏民族最古老的经典著作易经,是中国哲学思想的起源,无论是老子“道可道非常道”之中的道,还是孔子的“吾道一以贯之”中的道,都来源于易经中最基本的的思想,那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那么阴阳是怎么产生的它们之间是什么关系阴阳的思想对华夏民族,又有着怎样重要的影响呢

我们只有一个地球,这句话现在大家都耳熟能详,因为听得太多了,但是这句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大家看过巴比伦的文化、希腊的文化,如果说这些文化明显不同,却仿佛又很相近,但是如果说它们相同,却又好像差得很远,那到底是近还是远,到底是同还是不同

我们是只有一个地球,没有错,但是毕竟西方人是从西方的角度来看这个地球,而东方人特别是华夏人,则是从东方的角度来看同一个地球,看出来结果是不一样的呢

地球上所有的文明都是从神话开始,可是神话能满足人类的需求吗肯定是不行的,对于神话,人们总是将信将疑,所以神话没有办法满足人类求知的,于是就产生了哲学。每个民族都有不同的哲学,而每个民族的哲学实际上都是从神话里面提升出来的。

神话只有一个目的,就是解答宇宙人生的问题,哲学也只有一个目的,也是解答宇宙人生的问题。但是大家总觉得,哲学家讲的话才是让我们理解宇宙人生的问题。但是大家又觉得,哲学家们讲的话我们一般人似懂非懂,好像他们一直都在象牙塔里面,这就产生一个很大的问题:我们认为哲学根本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但是华夏的哲学并不是在象牙塔里面诞生的,你看孔子,他多么贴近老百姓,你看老子,他多么地深入人心因为我们是合在一起的,我们把理想跟现实合在一起,我们把高的和低的拉在一起。所以神话慢慢形成哲学,哲学就变成了探索宇宙的智慧。

我们华夏民族的智慧是什么就是一本易经。我们对易经的认识应该要很明确,要了解易经不是教给我们知识的。易经教给我们的是智慧。

易经告诉我们,一切的一切都是人想出来的。我们不用虚拟,我们只用想象。而想象都是从模模糊糊,从不清不楚开始,慢慢变得具体。

易经告诉我们,一切一切都是人想出来的。事实上,人类正是因为有了想象力,才有了大千世界林林总总的发明和创造,才出现了各种各样的意识形态和思想流派。那么,易经又是谁想出来的呢

易经是华夏民族的最高智慧,它是伏羲氏想出来的。伏羲氏是谁,我们其实不用花太多的时间去寻找答案,我们可以想象,他就是一个很喜欢动脑筋的人。

我们华夏人常说,嗜欲深者天机浅,嗜欲浅者天机深,就是说一个人如果一味沉溺于感官享受,这种人的智慧一定很浅薄。只有从声色繁华中超脱出来,宁静沉思的人,才能具有把握纷繁人生和无穷宇宙的大智慧。而浅薄或智慧,完全在于自己。

如果一个人吃饱饭闲来无事就打麻将,这个人不可能成为伏羲。伏羲想的是人类最重要,而且是宇宙最高的秘密:万物是从哪里来的。

当伏羲氏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来,然后从西方落下去,他就知道了天底下有一种力量把太阳从东方拉起来,往西方拉下去,这股力量就使得万物都受到它的影响,好像它就是宇宙的根源。

伏羲氏很想把他的思路表现出来,让大家都知道,可是那个时候没有文字,他就把这个力量用一条连续的线来代表,这是很了不起的一种做法,没有文字,说也说不清楚,干脆画一个图像,画一个最简单的符号。那时候连符号这个观念都没有的,可见符号也是人想出来的。伏羲就画了这么一条线,也许当初连画的笔也没有,他就折一段树枝,用来代表那股力量,所以一画开天的真实的意义就是一画开天辟地。

看到这里,我们已经很明确地知道,当初伏羲氏是用眼睛去观察宇宙万象,然后靠想象力来替我们造出一套系统,这套系统的总根源就是一画,叫做太极。一切都是从这里开始的。

如果伏羲氏只想到这里,我们就会觉得这个人太会虚拟,太不切实际。怎么断定不切实际呢太简单了,今天一个太阳出来,明天又一个太阳出来,哪有那么多太阳一天一个,一年就三百多个,那还得了。就算有那么多太阳,东方有那么大的太阳库可以储存吗西边也要一个很大的太阳库才能够一天接收一个。所以伏羲氏就自己否定自己。这个对华夏人影响很大,我们是最会反省的民族。

我们现在已经知道那不是事实,太阳是永远存在的,只是地球自己在转,所以有时候我们看得到太阳,有时候看不到太阳。虽然那个时侯伏羲并不知道这些有时候我们看得到太阳,有时候看不到太阳。虽然那个时侯伏羲并不知道这些,可是,这并没有影响我们的思路。伏羲氏最起码告诉我们:有看得见的部分,就有看不见的部分,有一个力量拉上来,就有一个力量拉下去。他就产生了有两种互动的力量的这种观念,一正一反,一上一下,循环往复,周而复始。因此他认为,有阴就有阳,有阳就有阴。

伏羲上观天文,下察地理,思索很久,终于一画开天地,这一画,就是太极,宇宙中的一切都是从太极中生发出来的。孔子在他所作的十翼,也就是易传中写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这就是人们常说的“太极生两仪”,意思是太极中包含着一正一反两种力量,而这两种力量就是阴阳。那么,阴阳之间有着怎样的关系呢

太极生两仪,两仪就是阴阳,如果伏羲氏想到这里就很满意了,那我们也是很倒霉的。因为这就表示分的观念已经出来了,有阴有阳,就是两个,“两”就是分了。

易经认为,阴阳是太极生发出来的,而且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极成阳、阳极成阴,彼此之间是互动合一、密不可分的,叫做一阴一阳之谓道。那么,这种阴阳的观念,对于华夏人的思维方式,有着怎样的影响呢

世界上所有的学问,如果要用一句话来把它说清楚,有这个可能吗相信很多人一定摇头的。其实,真的可以用一句话就概括、包含所有的学问,那就是一阴一阳之谓道。

今天生物科学家已经讲得非常清楚了,世界之所以能够生生不息,就是因为物种多元化,有不同的因素互相激荡、互相作用。如果物种一元化,搞得所有种类都没有,只剩下人类,人类也会死亡的。一句话讲完了,没有矛盾,就不会起变化,一阴一阳之谓道,并不是说一个阴一个阳,合起来就叫道,而是说自然的变化。世界上万事万物不外乎四个字,自然孕育。但是自然孕育背后有一个道理,这个道理是永恒不变的。如果这个道理会变,那就每天出不同的花样,社会还有什么秩序我们对自然还能有信心吗一阴一阳之谓道,告诉我们自然的变化就是阴阳之道。

看完前言,岳浩瀚感觉乡政府整栋大楼上已经静悄悄的,扭头朝着窗户外面看了看,见天色已经黑了,岳浩瀚合上书本,放到抽屉里,起身把火盆中的炭火用火灰封住,这才把办公室门锁了,出了乡政府的大院,向着自己在农技站的住室走去。小说官易同道将在官方微信平台上有更多新鲜内容哦,同时还有200抽奖大礼送给大家现在就开启微信,点击右上方“”号“添加朋友”,搜索公众号“dd”并关注,速度抓紧啦啃书小说网KenShu.CC收集并整理,版权归作者或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