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91章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相同的立场(2 / 2)

吴自宽这是人傻福?厚,真心待他的朋友真心不少,因此办起这些事来效率也快。

有了这些房契,即便新县令要拿她的“聚轩斋”作文章,她也有就对之策了!

转眼到了春耕季节,温暖将空间的高产量稻种卖给乡亲们,乡亲们现在除了在家里水培青菜,自家院子里也种着青菜,原来的菜地全都种上了水稻。

温兴业兄弟几个把种出来的土豆按照温暖教的方法催了芽卖给乡亲们,不过乡亲们没种过土豆,每家每户都只先试种一小垄地。

温暖为了支持自己哥哥,给了他不少土豆还有高产量稻种,并花了好几个晚上的时间在智能书屋里,将关于各种庄稼种植的方法都抄出来交给二郎。

二郎如获至宝,带着这些东西回了莲州城。

这天,帮温暖送酒到“百味楼”的曾斌回来时把启儿几个小也带了回来,说是书院休假五天让大家回家准备,回去后书院的先生要带大家去踏青。

曾斌犹豫了半天,告诉了温家人一个消息:“莲州城那边有位姑娘相中了二郎。”

“真的?”这个消息对温家人来说是个好消息。

“二郎已经16了,的确可以说亲了。”温兴族开口。

“曾师傅可见过那位姑娘?品性如何?”温老爷子也问。

按理说,大郎是温家的长孙,说亲应该由他先说的,可他早有婚约在身,要不是遇上荒年早就成亲了。

不管对方姑娘是否还活着,大郎的婚事都不能急,但也不能为了他把二郎三郎两人的婚事给耽搁了。

“见过一面。”曾斌道:“不知性情如何,不过应该是个勤快的,听说家里家外一把手。这姑娘的母亲已经去世好几年了,父亲是府衙的衙役,上面还有两个哥哥,都成家了。”

这些是曾斌特意去打听来的消息,至于姑娘的性子,还得相处了才能下定论。

骆氏喜上眉梢,嘴里却埋怨道:“这个二郎,前些天回来也不跟咱们说这事,不然也能好好商量一下上门提亲的事。”

温暖总觉得哪里不对:“曾师傅,我哥是什么意思?有看中那姑娘吗?”

哥哥不是个能藏心事的人,要是早有这事,回来肯定能看出来的。

“还是暖暖了解二郎。“曾斌笑了起来:“二郎一心扑在农事上,上回姑娘的父亲特地找二郎喝酒,旁敲侧击,二郎就是没听明白他的意思,前几天姑娘的父亲一直没等到消息才托秦先生去点醒二郎的。”

“那二郎怎么说?”温兴业急急问道。

“二郎脸皮薄,一直躲着他们父女俩呢。”

骆氏一脸失望:“二郎这是没相中那姑娘?”

“也不一定。”曾斌道:“听秦先生说,二郎托人给姑娘的父亲送去一坛子葡萄酒。”

这么说是有戏?

骆氏有些心急:“不行,我得去一趟莲州城,亲自问问二郎的意思。”

要是二郎不反对,她就趁机帮儿子把这门亲事定下。

对温暖来说,哥哥才16岁,还是个半大的孩子,现在就定下亲事未免也太早了点,但是这里是古代,男女成亲早,她是无法撼动全家人的想法的。

正好温暖也准备前往莲州城一趟,索性道:“娘,您先准备一下,过两天我送您和启儿他们一块去莲州城。”

启儿几个只放五天假,来回路上就去了三天,最多只能在家里呆两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