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摄政王(种田文)第97节(2 / 2)


  “是母后藏了见不得人的心思。”小皇帝瘪嘴,“她想垂帘听政,架空我的权利,自己当说一不二的太后!”

  他握拳,“我绝不会让她得逞!”

  他是无意间偷听到母后说话,与朝中的大臣道他吃里扒外,事事向着皇叔,靠不住,她要自己垂帘听政,那大臣劝她,举例说了种种对他不利的事,她也不管,坚持要握住权利,根本不顾他的死活。

  他解释过,父皇和皇后都是死有余辜,没必要为他俩报仇,他也没有帮着皇叔做任何事,一直是她不依不饶,坚持要除掉皇叔,皇叔才会反击。

  其实只要她罢手,皇叔大度,绝对不会为难她,可她就是不听,他也很无奈,毕竟是自己母后,即便理亏,也只能认了。

  “大义灭亲,你这是喝了宁王的迷魂汤?自己亲人都不顾了?”

  这事朝曦不知道该怎么说,小皇帝觉悟很高,无需她多嘴,自个儿明明白白。

  父皇和皇后是活该,母后打着为他们报仇的旗号对付沈斐,也是作孽,所以小皇帝没有帮着母后,反而帮着沈斐。

  “其实宁王也不是什么好鸟,你别太信任他。”朝曦帮理不帮亲。

  沈斐手段高明,耍的那些计谋旁人没看出来而已,事实上跟他母后是同一类人。

  他母后固然不是好人,说什么为先皇和皇后报仇,实际上就是想除掉沈斐,好独揽朝政,那沈斐呢?这么多年来不也是牢牢握住权利不松手吗?

  都是王八,半斤八两,沈斐手段更高明,比太后更适合朝廷罢了。

  “你也这么以为?”小皇帝握紧马鞍,“皇叔自己也这么说,叫我不要太相信他,他不会忠我,他忠的是国,若我做不了明君,他便会杀了我,再立一个王。”

  皇叔有这个能力,他知道。

  当初就是他把他扶上来的。

  记得那时候他才五岁,父皇败后母后第一时间带着他逃跑,谁知还是被皇叔追上,本来以为是来杀他的,毕竟他死后,皇叔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登基。

  按照大顺的规矩,他是父皇唯一的儿子,儿子一死,皇位就会在父皇的兄弟,各位王爷之间选,皇叔无疑是最优秀,最合适的那个,只要杀了他,皇叔就能登基。

  但是皇叔没有,皇叔将宫变的前因后果尽数讲给他听,问他愿不愿意回去当个明君。

  他当时什么都不懂,问他,‘什么是明君,怎么当明君?’

  皇叔耐心的蹲下来,直视他的眼睛道,‘明君就是帮老百姓出头,帮天下人做主的王,想当明君,就要大义灭亲,站在‘理’的那一边,即便对面是自己的亲人,也要秉公执法,不藏半点私心。’

  ‘这很难啊。’当时他边回答,边将手里的匕首偷偷藏起来,匕首是母后给的,让他偷袭皇叔。

  在母后的讲述里,皇叔罪大恶疾,杀了父皇,也会对他们赶尽杀绝。

  可他发现皇叔与母后描述中的那个凶残狂暴的人根本不一样,不仅没有杀他们,连杀父皇,都是父皇有错在先。

  他虽然小,可已经懂了最基本的对和错,皇叔和母后的说辞,不知为何,偏向皇叔一些。

  许是皇叔没有隐瞒自己杀了他父皇的事,如果他骗他说,人不是他杀的,是自己死的,或是别人逼死的,他会立马毫不犹豫挥刀捅向皇叔。

  “原来还有这段经历。”朝曦点头,“难怪皇上这么信任宁王。”

  这信任得之不易,是长久搭建而成,还有一个地方很关键。

  沈斐说过,想知道一个人是不是真心对你,看你自己有没有利用价值,如果没有,他还是对你如一,说明是真心的。

  当时的小皇帝对于沈斐来说已经没有了利用价值,而且还是个障碍,只要杀了他就能成就霸业,可他没有,足矣说明他对小皇帝是真心的。

  小皇帝才七岁都看懂了,太后活了一把岁数,还不如一个孩子,或许不是没看懂,只是觉得不甘心,不甘心儿子的皇位由别人控制,她表面尊贵,实际上上头还有人。

  也是担心沈斐反悔,所以想先下手为强,让沈斐再也没有机会反悔。

  大人总是比小孩子想的复杂,小孩子的世界反倒简单许多。

  “皇上真的一点不恨宁王?”朝曦不相信。

  小皇帝犹豫好久才道,“我告诉你,你不要告诉皇叔。”

  朝曦颌首,“好。”

  “其实有时候也会怨他,可我找人查过,皇叔没有说谎,父皇确实作恶多端,死有余辜,我身为一个明君,自然不能帮亲不帮理,这事皇叔占了理。”

  朝曦揉了揉他的小脑袋,“皇上是个好皇上,以后一定可以当明君的,千万不要被别人带坏。”

  “嗯嗯。”小皇帝难得被夸,心里很高兴。

  他喜欢被人夸。

  被人揉脑袋似乎也没有那么坏。

  “既然皇上告诉了我一个秘密,我也告诉皇上一个秘密。”

  小皇帝瞪大了眼,“什么秘密?”

  “是不是觉得宁王现在很威风,很严厉?”

  小皇帝忙不迭点头,“非常威风,非常严厉。”

  “那是因为他小时候也有个十分威风,十分严厉的夫子,挨板子,抄诗词,罚站,陛下经历过的一切,宁王原来都经历过。”

  其实朝曦并不知道,不过是为了哄哄小皇帝而已。

  “是不是觉得心里得劲多了?”

  第114章 都来送饭

  小皇帝不信, “我听皇爷爷说, 皇叔小时候可聪明了,三岁吟诗, 四岁作画,五岁就能出口成章, 常常气的皇爷爷吹胡子瞪眼, 他怎么可能挨罚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