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御煞第377节(1 / 2)





  只是今日,神宵宗的目的已经达成,而且,对于符梅老道而言,他终归觉得这几乎有类于是在戕害同门,实是不得已而为之。

  因而,符梅老道略显得有些意兴阑珊。

  但他还是翻手间取出了一枚玉印来。

  那是镇运宝器。

  只是不同于楚维阳那琅霄玉印,任谁都能够瞧见其上的圆融灵光,此时间,这玉印显得古朴了些,甚至过分古朴。

  这是神宵宗的掌教玉印,而今不过是由符梅老道代持着,遥遥朝着五行宗老掌教的天顶上空印去。

  于是,一缕极微茫的灵光兜转,遂隐没入玉印中,归于无形。

  五行宗的运数早已经凋敝的厉害,但就像是那面五色玉鼓一样,其本身的品阶与多寡并不重要,但是有没有本身,却十分重要。

  因而,只是代替掌教将这一缕微茫的运数之力汲取之后,符梅老道便不忍再去看甚么,原地里一道雷光裹着他的身形,复消失在了原地。

  而直至此刻,依照着先前出手的次序,诸修才探看向了那满蕴赤霞的层云之中。

  当然,也有那心思促狭的人,目光不曾有分毫遮掩,看了淳于芷几眼之后,便径直探看向了丹霞老母的方向。

  昔日的庭昌山大师姐,曾经驻足在丹胎境界绝巅,离着证道临门一脚,自然不是甚么浑没有跟脚的人。

  可是如今在外海叩开门扉。

  再有那一面金红颜色的幡旗。

  事情愈渐得教人值得玩味起来。

  只是丹霞老母何等厚实的面皮,自当那些促狭的目光并不存在。

  而淳于芷又是何等爆裂的脾气,登时间,凤凰天火便自虚实间显照,要顺着那些目光的气机,以羽纹鸟篆显照符阵,意欲尽皆回溯而去,一念间便要隔空设坛祭法。

  有这样的底气,自然是淳于芷在将法螺飞遁入海眼漩涡之后,便复返而至,如今正以真身示人,自然不惧分毫。

  只是诸修却怕麻烦,哪怕不惧淳于芷初入金丹境界的修为,却也不好为了看上人一眼便大打出手罢?

  于是,匆忙避开目光的同时,他们也因之领会到了这位新晋金丹境界大修士的脾性。

  果然,行事风格更近乎元门魔修一些呢,偏生其师丹霞,大半辈子挤破头,都想在玄门开宗立派。

  一念及此时,他们反而更多的将促狭的目光探看向了庭昌山的方向。

  反正,这眼见得是要装死的主了。

  这番波折也不过只在闪瞬间,紧接着,原地里,淳于芷复又扬起幡旗,隔空一击。

  霎时间,符阵洞照在那五色玉书的上空。

  这一击并非是为得损毁甚么,无上符阵的力量洞照,将那法宝之中内蕴的道果之力,约莫九成尽数镇落。

  原地里看去时,那宝器灵光黯淡,除却其宝材与道法气韵本身,便浑无甚么珍稀可言。

  于是,淳于芷这才拿着金红幡旗一卷,将五色玉书裹挟的同时,旗面上玄景洞照,乾坤法炉之中凤凰天火缭绕,登时间便将玉书吞没,熔炼其中五行之道诸般篆法。

  眼见得这些,于是,最后萦绕在淳于芷那些若有若无的视线,也终是彻底挪移了开来。

  这新晋的大修士,虽然脾性爆裂了些,可如今看,心思却通透的厉害。

  庭昌山,可惜了。

  素闻老母倒霉,如今见得诸般,大抵真实不虚。

  第475章 曾是惊鸿照影来

  被谢氏老祖取走了神元之力,被符梅老道取走了运数底蕴。

  五行宗的老掌教身上,真正残存下来的最为珍贵的,便该数那金丹境界大修士养炼毕生的道果之力了。

  在这道果之力面前,哪怕是那件完整的本命法宝,如今该算是本命法宝遗蜕的五色玉书,都只是次要的。

  因而,作为最先出手之人,反而淳于芷在道果之力的攫取上很是谨慎,只取了其中之一成,余者尽数被她从宝器之中镇落。

  作为几乎与符梅老道同一时间出手的“首倡者”,这实在是淳于芷应得的。

  进而,淳于芷取走了五色玉书,但是这一件宝器被取走的同一时间,淳于芷便复又将之当众“毁去”,属于切实有相的无上宝材的那一部分被熔炼成了炉渣,那是彻底的摧毁,而与此同时,更多的以玉书承载的五行之道的诸般篆法从宝器的本源之中被生生抽离,被熔炼。

  最后,这一切尽数都化作了资粮,成就了琅嬛篆纹。

  当然,因为着羽纹鸟篆与琅嬛篆种之间的牵系,这种琅嬛篆种的进益,也事实上的反哺向了淳于芷的羽纹鸟篆。

  当然,这一层面的进益,就未必显得有琅嬛篆纹那么明晰了。

  但至少,她清晰的教诸修洞见了,此时间她是以五行宗所记载的篆法为“资粮”,去演练一般自己的篆纹与符箓,而不是将之褫夺之后,抽取出其中五行宗的道法义理,进而以参悟观照。

  只这一个惊鸿之间的举措,淳于芷便为自己抹去了诸般法统因果上的后患。

  甚至因为是诸修之间的共同见证,这是堪比铁律一般的颠扑不破的说辞。

  也因而,这纤毫之间的进退有据,顿教世人看到了淳于芷的心思通透。

  只是做罢这些之后,不等更多人窥视而来的目光,那漫天的赤色云霞消散,淳于芷摇晃着金红幡旗,随即便消失在了原地,鸿飞冥冥,不见踪迹。

  而自始至终,淳于芷都未曾朝着庭昌山的方向探看去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