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御煞第583节(1 / 2)





  而也正在这一过程之中,那汹涌的火海之中,那极致繁盛的灼灼焰光之中,伴随着灵光前所未有的凝聚,霎时间,是一身披着碧袍,光头而布满蛇鳞,复又赤着脚在蟾宫内的方寸间不断行走的身形,由无转有,进而兼具虚实的显照在了火海的上空。

  而更仔细看去时,玄河长老的手中,似是捉着一支玉杆符笔。

  他在不断的来回行走之间,不时停顿下来,复又立身在一面屏风之前,那屏风上似是铺着一张灵符纸,只是当楚维阳的符笔真正落在那灵符纸上,笔走游龙真正书写着甚么的时候,那过分缭绕的灼灼焰光,复又将那纸上的字迹尽皆遮掩了去。

  但饶是不见分毫的符箓篆纹,可是这顷刻间,伴随着楚维阳斟酌字句之间,一枚枚符箓篆纹的落成,伴随着某种混同了血煞、巫蛊、祭火诸道法,进而浑一的神韵冲霄而起的顷刻间,所有人都已经明白了,楚维阳到底在做甚么事情!

  著录书经!开道创法!

  分明不久之前,呈现在诸脉长老面前的那部《紫蟾丹经》之中的,尚还仅只是一条曼妙道途那朦胧模糊的轮廓一角而已。

  但谁都未曾想到,竟然是这样快,竟然是这样快的时间,楚维阳便已经将那朦胧模糊的轮廓,变成了真正能够落于文字的完整书经!

  这一刻,狂喜者诚然是为了能够洞见一曼妙道途而狂喜。

  可是懊恼者之中,更有着泰半还多,实则是为了己身对于楚维阳,对于这两道兼修的道途尚还不足够重视而懊恼。

  而也正此时,正是伴随着楚维阳将一枚枚篆纹落下的过程之中,伴随着神韵在焰火祭坛上冲霄而起,贯连在天地诸气的变化之中,徜徉向整个天地寰宇。

  不仅仅是在远空之中,越来越多的金丹大修士在隔空眺望向那冲霄而起的神韵,眺望向巫觋教山门的方向。

  渐渐地,随着神韵的累积,某种冥冥之中的并不存在的繁盛灵韵的颤抖与嗡鸣的声音,霎时间回响在了所有人的耳中。

  有些人尚且显得懵懂,但是有些常年翻阅古籍的人,已经先一步有了反应。

  竟已至于此步了么?

  一念及此的顷刻间,靖雪道人的身形便已经消失在了原地,下一瞬,当道人的身形再度悬照的时候,正是靖雪道人擎举着一尊满是深青色锈迹的铜鼎再度悬空而立,某种渗人的气韵毫无掩饰的威胁向四面八方。

  而也正此时,那嗡鸣声抵至了极致,渐渐地,那冲霄而起的无形无相的神韵,晕染上了鎏金色的光芒。

  而山野间,也正是瞧见了那一缕鎏金色神韵的顷刻间,以宫纨竹为首的一众嫡传女修道子们,几乎在这一刻,不约而同的朝着彼此天顶上悬照的玉符击去!

  第756章 偷天换日伪正朔

  飞鹫峰顶,紫金蟾宫内。

  楚维阳手握着云海青天符笔,不时间在踱步的过程之中,已经将密密麻麻的古篆文字在这张灵符纸上书就了小半。

  说来也奇,远远地乍看去时,那一枚枚符箓篆纹诚然玄奥,那些诡谲雄奇的铁画银钩尽皆以极尽曼妙的方式拼合在了一起,但若是瞧的不足够真切,却往往觉得,那并非是甚么符箓篆纹的显照,而是一枚枚蛊虫被以剖析开来的方式,尽皆被描摹在了纸上。

  而当角度稍稍偏转些再看去时,那一枚枚符箓篆纹,复又不再像是甚么蛊虫,而是一道道焰火在悬空之中兜转腾跃的不同模样。

  很显然,不仅仅只是这部经篇本身乃是楚维阳从无到有一点点推敲出来的,连带着承载着这部经篇,将某种浑一而全新,举世唯一的独特神韵承载与烙印于世的符箓篆纹本身,也是楚维阳以一己之力,从无到有生生推敲出来的!

  楚维阳未曾以任何一种古往今来的符箓篆纹为蓝本!

  若果非要说有蓝本的话,那也是以楚维阳而今熔铸无算篆法之后的琅嬛篆种为外象摸样,进而在牵引着此间原本诸般道则之神韵,不断反复的将之冲刷、熔炼、锤锻,最后半是自然而然演化,本是被楚维阳推敲演绎而成的篆纹!

  仅只是这符箓篆纹本身,便是一条不亚于那经篇内容本身的一条通衢的路!

  而同样的,当漫天的冲霄而起的神韵伴随着某种累积在楚维阳这一著录书经的过程之中抵至极致,进而从无形无相的状态之中,一点点的引动了天地诸气,引动了某种更为玄妙莫测的天机运数感应的时候。

  那种晕散在无形无相的神韵之中的鎏金颜色的光晕,浑如鎏金神华一般,同样的,也自然而然的追本溯源,出现在了楚维阳这原本幽寂的蟾宫道殿之中。

  出现在了这页灵符纸上,并且在鎏金颜色的灵光不断的晕散的过程之中,一点点的渗入到那一枚枚已经书就的符箓篆纹之中。

  楚维阳能够有所意识,这种鎏金颜色的灵光虽然十分的微茫,但是其灵韵本质却具备着某种无法想象的极致高卓,那非是楚维阳在金丹境界的时候所能够感触到的力量,其本源焕发的某种特质,甚至与楚维阳所掌握的玄黄宝兵的本源特质有着些许相类。

  那是至少神境真人级数的底蕴气息!

  于是,也正是在这种过分高卓级数的神境气息的晕染过程之中,那一枚枚符箓篆纹于奇诡邪异之中,更见得高邈飘忽而元理幽深。

  若是寻常的墨迹,只怕在这顷刻间,在这种飘忽的鎏金颜色的灵韵灌注之中,早已经变换成了这灵韵的纯粹鎏金颜色。

  但楚维阳为了今日的著录书经,早已经准备了良久的时间,楚维阳是将蕴养王蛊的万蛊精血调和而成宝药的丹方拿来,稍稍做得了改换,以相类似的韵律以及相类次的万蛊精血,相互调和而成的血墨!

  哪怕这血墨之中未曾有着甚么神境的气息,但是却完完全全的契合着楚维阳此刻所书经篇的道法神韵。

  于是,这并非是某一道灵韵单方面的晕染,这是在其灵光长久的徜徉之中,进而在融入篆纹过程里的相互融合。

  渐渐地,再放眼望去的时候,这偌大的灵符纸上,已然尽都是些兜转着金红二色灵光的符箓篆纹。

  而事实上,这顷刻间几乎水到渠成也似的自然而然的变化,实则诚是教楚维阳变得颇哑然。

  他是曾经引动过这种力量的人。

  在三元极真界中,楚维阳曾经做过类似的事情,楚维阳以为,今日自己掌控着某种进程的节奏,一切尽都会是昔日场景的弱化版本的复刻。

  毕竟,以大界的辽阔底蕴而言,已经萎缩了万古光阴岁月的三元极真界,合该无法与始终以原始之貌蕴养群生的宝仙九室之界。

  在楚维阳原本的预料之中,今朝的这一番著录书经,实则还不能算作是正戏,仅仅只是能够算作真正的正戏到来之前,楚维阳落下的最大的一块“饵料”。

  如果说那一部《紫蟾丹经》能够教人看出些甚么朦胧模糊的轮廓一角的话,那么当楚维阳将今日的书经写罢之后,便已经足够教人将此道的脉络与框架瞧得大略。

  而如果这样思量着书经的水准与底蕴,在楚维阳的推敲之中,大概会有神韵冲霄而起贯穿天地的过程,会有己身的著录书经的灵韵显照。

  但合该仅只而此了,这部书经的品阶和底蕴注定了不会有更多的变化。

  而也正是为得这一步的恰到好处,事实上,楚维阳之所以在不断的兜转身形,缓步慢行的过程之中,总是要做思量之后才落笔,便是在控制着自己,不要将更多的关隘与要旨尽都落在这部书经上。

  毕竟,在经历过了这样多的耗材的实证与推演,在亲自将那尚姓修士推动入金丹境界之中,复又在死生的帷幕面前敲定了这一道途所能够探索的极限,完整的道法之神韵与真髓,早已经被楚维阳彻底的掌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