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节跌进自掘的战略陷阱(1 / 2)

第二节跌进自掘的战略陷阱



读到甲午山东战场这段历史,象闯进了一个纷乱的“闹市”。不是迷雾,这里看倒能看得清,却让人头晕目眩。



各种行动,各种线索,交织在一起,就如一团乱麻。



这团乱麻之中,还纠缠着各种的矛盾。



山东省守卫的情况,本来海防、陆防便各归一家——海防,归北洋,而陆防,则归于山东巡抚兼提督。这是乱象之一,两家不可避免地产生了各种纠葛。



而在海防上,陆海军——舰队和岸防守军,也就是北洋内部,也产生了激烈的争执。这就是乱象之二。



于是,在大清的国土上,朝廷中枢——北洋,朝廷——山东,北洋——山东……构成了一个复杂的互动场。



要理清头绪,找到一条清晰的线条,说清甲午山东的战场,准确发现失败的原因,这个过程用轻松点的词语概括,也只能说是颇为不易。



……………………………………………………



直到后来,我发现,其实所有的问题都源自一个问题——北洋舰队的战略,何去何从?



而问题的核心,又在于——如何保住舰队?



就是围绕这个来选择,所有的战守问题才陷入了一个无解的循环。



……………………………………………………



一切皆为保舰之需。



其实,这个舰队的存在于威海,才成了海陆军共同背负的大“包袱”。如若没有舰队,要威海港干啥?



岸防炮台可以独自承担港口防卫,抗击敌舰队。甚至如果没有了北洋舰队,日本舰队都不会来攻,如旅顺。即使来攻,如果不敌,放弃即可。



没有港口所累,陆军可以进退自如,放手前出迎击登陆之敌。



如果抗登陆失败,陆军可迅速后撤,退守胶东半岛山地,还有扼守山东半岛的咽喉,制止日军深入内地,争取时间待援。



事情的发展,果然到了这个结局——



威海失守,舰队覆亡,清军陆军最终还是退守到了胶莱这个险要的地方。



为了这个决策,李秉衡还再次背上了一个千古骂名。



……………………………………………………



这个无解的循环就是:



为保船,船不能离港出海作战而必须依托港口。于是便必须力保港口。



为保港口,必须加强海防炮台。炮台一日不可无兵,必须原地死守,不能出去。



炮台不出兵,则陆路其它地方必须依靠山东地面兵力独立负担。



而山东兵力,本身就根本无力处处设防;舰队待在港里,单靠山东地面兵力无法完成反登陆作战。



到此为止。



我们可以开始反推,日军登陆——陆路失守——炮台不保——海港落入敌手,然后,就是不可避免的——舰队覆亡。



无解的选择,走向无望的结局。



……………………………………………………



以上,就是山东战场的实际,也是导致失败的最根本原因。



正应了那句话——在展开之初就已犯下的战略性错误,是无法在战役中加以改变的。



这决不是仅仅如多数史书上所归结的那样:山东战场失败,就是败在北洋与山东军之间的派系之争、相互分裂,还有北洋内部的矛盾内讧。



不可否认这有着相当重要的关系,但那些在具体谋划和实施中出现的问题,只是让那个战略失误更加迅速、更加拙劣地表现出来。



……………………………………………………



大清各战场都一直存在类似的问题,以为在中央的统一调配下,各系统能够通力合作,足以战胜敌人。



而等败了的时候,也顺理成章地把问题和原因统统归结到前敌“不够通力合作”上。



实际上,前边说过,这种落后得近乎原始的指挥体制,负作用远远大于正面作用。



最致命的,是它的指挥、控制能力欠缺。它在筹划组织上,根本不能满足军事行动所需的最为宝贵的精确、精准、精细。



在前线最需要最高层决定的战略目标上,大清恰恰没有定准,而是从开始便陷入了模糊和分裂。



那个把山东全部束缚住的“保全舰队”目标,或者具体说“保全铁甲舰”,就是大清中枢给确立的。



……………………………………………………



在整个甲午战争中,朝廷中枢都处于这种迷惘的状态。根本没有见到军机处那帮老爷们拿出一个完整准确的估价,一个通盘整体的考虑,有的只是在被动应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