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二话 掟上今日子的叙事性诡计(2 / 2)


「是,她是轻音社的社长。」



「大家都以为如此,但雪井美和小姐其实有五重人格,轻音部的成员全都是她的副人格。」



从今日子小姐口中说出来,就仿佛是由推理导出的惊人真相——啥?



五重人格?



咦?所谓人格误导是这个意思吗?



「是的。即使早已被医学界否定,推理小说界依旧当多重人格是存在的……」



就算跟二二村警部诉说『依旧当是存在的』、『大家都是照这样来』,他也不知该说些什么……



医学界否定就是不存在吧。



拿出推理小说界的看法和医学界的见解相提并论,也还是不存在。



「顺带一提,关于多重人格……」



「不用,我知道多重人格是什么,请不用像是对多重人格有什么独到见解似地跳出来。呃……也就是说,因为是副人格犯下的罪行,本人并不知情,或者是描写得煞有其事,但其实是假想人格,所以根本没有那个人……这样的诡计吗?」



「是的。这么一来,不只轻音社的成员,就连推理小说研究会的成员也可能只是雪井小姐的副人格。」



「不可能。所有人都是独立的人物、独立的人类、独立的人格。」



「当然当然——那么叙述性诡计之⑨『叙事者误导』。之前提到『对话以外的部分不得有虚伪记述』是推理小说的不成文规定,但是在第一人称叙述的推理小说里,便可以视为例外。也就是在『叙事者本身有所误会』的情况下,就结果而言纵使等于是谎话连篇,也还在容许范围内。」



「叙事者……就像《我是猫》里的那只猫吗?」



「是的。『对话以外无虚言』的规定反过来,也可以解释为在对话里扯谎就没关系——若是登场人物的台词,其中有些误会也没关系——到这里可以明白吗?」



怎么可能没关系——但是还算可以接受。毕竟人是很容易误会的生物。



「因此,只要用一个人的台词来贯穿整本小说,不管有多少虚言都能被接受。万一发生在合宿所中的惨案是由里中任太郎以第一人称描述的悲剧,我们很可能会把他的主观认定或断章取义,乃至于偏见全部当成现实,照单全收。」



想当然耳,二二村警部是取得被害人以外所有人的证词,交叉比对每个人讲的话再对照现场搜证结果,整理出客观的陈述——并未偏重任何一个人的证词。



再说……什么叙事者的。



里中任太郎或许是主唱,但可不是说书的。



「只要推说是误会,就能将谎话说到底的话……咸觉那个不成文规定还意外地挺宽松呢……」



「这还算是严谨的了。要是推理小说以外的小说,即使是第三人称,也经常在对话以外的部分扯谎撩白呢。」



如果是以我做为第一人称叙事者的推理小说,应该会用「我忘了」贯穿大部分的场面吧——今日子小姐补上这一句。



这样的小说能看吗。



「叙述性诡计之⑩『作中作误导』。终于来到之⑩了!」



二二村警部看今日子小姐神采奕奕,似乎要为自己加油打气,但居然讲到二位数实在令人打不起精神来——更遑论她还是边盯着手机边说。



「作中作……是什么意思?」



生平第一次听到这个字眼。



语感满特别的。



「也就是截至目前的事件发展,其实都是其中一个登场人物写的小说——这般叙述性诡计。换句话说,因为是作品中的虚构人物写的小说,即使恣意撒谎、前后矛盾,通篇自圆其说的糊弄也无所谓。」



什么也无所谓……这样也无所谓?



不过倒是明白作中作的意思了。



就像影像作品中偶尔会出现,进入标题画面之前的剧情是剧中人物去出外景,或者根本是主角做的梦之类吧。



「不过如果是做梦,又有点太过头了。毕竟推理小说界同样也禁止以做梦收场。」



过与不及的界线到底在哪里……



「以做梦收场虽不常见,但作中作不只会借由小说的形式,也会以手札、日记、案件记录的形式出现。这点与叙述性诡计之⑨『叙事者误导』是相通的,因为是个人的记录,真实性总是令人存疑。除此之外,一旦由自己执笔撰写,就难免会有美化自己的倾向。」



这倒是不限于叙述性诡计,现实中也是如此——听说在解读史书之时,就是考虑到这点,所以必须兼顾记述者的立场与角度来进行。



历史是赢家写下的。



或许这才是叙述性诡计的极致。



「换句话说,假设这次的案子其实是由轻音社的益原枫撰写的音乐剧剧本——会怎么样呢?」



不会怎么样。



况且轻音社是要写什么音乐剧剧本。



「啊哈哈。但如果是推理小说研究会成员写的推理小说又太常见了呀。接下来是叙述性诡计之⑪。」



二二村警部对叙述性诡计是什么东西愈来愈有概念了,然而也因为愈来愈有概念,心情反而愈发沉重。



自己现在到底在干什么。



「叙述性诡计之⑪『在不在误导』。」



「是指明明在现场,却让人以为不在场——明明不在场,却让人以为在现场吗?」



「哎呀,二二村警部已经能举一反三了。可是,说话不经大脑的话,可能会中了我安排的叙述性诡计喔!」



「我中计了吗?」



「没中计,您说得对,一百分。让读者以为人物聚在密室里对话,但实际上其中一个人并不在场,是透过电话——在电话的那头说话,可是没有写出来,至于通话对象就在那个密室里。房间里的人物们都清楚得很,只有读者被隔绝在叙述性诡计的面纱之外。」



「隔绝在叙述性诡计的面纱之外」听起来很酷,但是在只有文字提示的小说里,把在场的人写成不在场、把不在场的人写成在场,只让人觉得很卑鄙——就像告诉读者「虽然一直没跟你说,但其实打从一开始就有个不爱讲话的人坐在你旁边」,读者真的能接受吗?



「没错,不过用上『卑鄙』两字就像是在说人坏话,所以像这种情况,我们会用『不公平〈Unfair〉』这个词汇来表达。」



不公平〈Unfair〉。



这个听起来也很酷。



像是什么电影的名称。



「没错。如果只是不公平,还在可以容许的范围内。若是以这次的案子为例,虽然之前都没交代,但是轻音部的杀风景这位同学由于身体不舒服,其实是以视讯会议的方式参加演奏的吧?」



「并不是!」



「我想也是。」



如果用这支手机的相机,感觉就可以视讯了呢——今日子小姐将液晶萤幕转向二二村警部。



42



×17标准字体的画面里呈现出《XYZ的悲剧》的内文——在开始解释叙述性诡计以前有稍微瞄到,但身处这个距离,只光看其中一页也完全看不懂在写什么,不过现在至少知道今日子小姐已经看完百分之八十了——因为画面下方显示着进度。



叙述性诡计的讲座也只剩下三章,步调完全一致。



这个人的脑子究竟是个什么结构。



总之。



「要是有人以视讯会议的方式参加,我一定会跟你说。」



「也是。二二村警部是很公平、很值得信赖的叙事者——那么,叙述性诡计之⑫『外围误导』。」



「嗯……」



叙述性诡计之⑪『在不在误导』从字面上很容易想象是什么意思,但「外围」是什么意思?



外面?外部?



二二村警部歪着脖子满脸疑惑。



「这与其说是推理小说用语,不如说是出版用语哪。」



今日子小姐边看小说边说。



「『外围』指的是书的封面及封底、书衣或书腰——喔,不过电子书或许有别的说法。」



原来如此,原来是指书籍的「外围」啊。



大概是因为把书衣或书腰「围」在书本的「外」侧才这么说吧。



然而,小说应该是写在内页——即书的内侧,纵然推理作家使出浑身解数,也无法对外围出手吧?



「这样不行喔!人太好会正中那群人的下怀喔!」



那群人是谁。



今日子小姐竟然把推理作家讲得像诈骗集团似的——或许是《XYZ的悲剧》正进入最后高潮吧,令她情绪高涨。



「请容我拿刚才提到过的书来举例,例如夏目漱石大师的《我是猫》,要是封上印着这样的书名,却在最后揭晓叙事者的『我』并不是猫,岂不是惊天动地吗?」



今日子小姐为了说明叙述性诡计,终于不惜窜改大师的名作——的确,确实是会惊天动地。



虽然第一行仍写着「我是猫。」……不过这可用叙述性诡计之⑨『叙事者误导』来开脱。



配合叙述性诡计之⑦『人类误导』来思考……假如那只「还没有名字的猫」是一个以为自己是只猫的人类呢?



「这么一来……就成了超惊悚的私小说。」



「就私小说而言固然超惊悚,但是就推理小说而言,却会是很优秀的杰作喔。夏目大师就差那么一步,真是太可惜了。」



「请不要借此贬低夏目漱石……我明白了。这也是在某种意义上要钻『对话以外无虚言』这个不成文规定漏洞的吧?没有规定不能在印在书封上的书名动手脚。」



「没错。」



今日子小姐满意地点点头。



「就这点来说,在书腰的宣传文案、封底的故事大纲都可以想怎么掰就怎么掰,可说是完全三不管地带。就算所言不虚,也可以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成见——假设本案的书名是『儿玉融吉的犯罪』,读者在阅读时,肯定会以『凶手就是名叫儿玉融吉的轻音社成员』为前提吧。但事实上,他犯的罪并不是杀人,而是包庇真凶的藏匿罪!」



「……事实上并没有什么书名。贴在搜查本部门口的纸上写的也是『劫罚岛平台式钢琴命案』。」



「故事大纲或书腰上虽然写着『他为何会动手杀人呢?』但这里的『他』其实并不是指儿玉,而是儿玉的好朋友石林,他才是真凶。」



谁才是真凶还未知,也没有任何证据显示就读于不同大学,偶然住进同一间合宿所的儿玉融吉和石林济利是好朋友——以相关人等来举例说明理论,确实比较容易理解,但感觉却也让实际案情愈搞愈纠结。



在讲解完之后,她真的会好好解开这团乱麻吗。



「假如为推理小说取了个『掟上今日子的叙述性诡计』的题名,任谁都会以为内容和叙述性诡计有关,但直到最后却竟然完全没提及,也是一种出人意表的手法。」



「一面强调叙述性诡计,却不使用叙述性诡计吗……这还真新奇啊。」



「不不不,这是很常见的手法。说是极为古典也不为过。」



「不管怎样,一般人做梦也想不到会被标题或书腰或故事大纲所骗……呃,啊!拜托你千万不要真的写成事件簿留下来呀!这可是我们警方委托你协助调查的前提。」



「我知道。您大可白纸黑字地写在对话以外——接下来是各位期待已久的叙述性诡计之⑬。」



并没有特别期待。



「叙述性诡计之⑬『人数误导』。」



「……两个社团的成员都轮过了,你打算怎么举例呢?」



二二村警部看着今日子小姐右手臂的「登场人物表」问道——又要回到千良拍三吗?



「啊,不要紧的。因为是『人数误导』——这是指『凶手不在这群人之中』的情况。也可以说是叙述性诡计之⑪『在不在误导』的姐妹版——举例来说,虽然没写进我手上的登场人物表,但是在可做为录音室使用的合宿所里,就算有个管理员也不奇怪吧?」



「……」



「或是有位煮饭给客人吃的厨师、住在合宿所里的警卫、劫罚岛与本岛间接驳船的船员——并没有法律规定要把所有登场人物都写进登场人物表,也没有规定凶手不能是没写在登场人物表上的人物。」



的确,若要详细描写每个登场过的人物,会让故事停滞不前——既然是篇幅有限的「小说」,就会有些登场人物被省略吧。



凶手就在被省略的登场人物之中——她是这个意思吗?



「……不是用书封书腰,而是用登场人物表来蒙骗读者吗?」



「这么一来可能会有不公平之嫌,所以干脆一开始就别把登场人物表放上——一旦进入解决篇,再让根本没人注意到其存在的管理员亮相,写些『咦?你以为没有管理员吗?考量一般常识,想也知道会有管理员呀!怎么可能没有呢。这种事不用说也该知道』的记述就行了。」



不行吧?



这样写可是会引起暴动的。



不过,倒是能明白她的言下之意——就像列出公车靠站时有几个人上下车,要玩家计算车上有多少人的游戏吧,而且是故意让人忘了要把司机也算进去的那种。



「总之,不得不说鸟川庄的管理员、工作人员也很可疑呢。」



「你是在开玩笑吧?」



「当然。不是开玩笑——我就是在开玩笑。真有管理员之类的存在,二二村警部没理由不告诉我。」



考量一般常识——今日子小姐讲来毫无愧色。



没错。



鸟川庄是有管理员和厨师等工作人员没错——但他们都是通勤族,入夜前就全离开岛上了——也没有住在合宿所的警卫。



从案发时间与状况来看,大概还是推测凶手就在今日子小姐手臂上的「登场人物表」之中,应该较为妥当。



「呵呵呵。又是『大概』又是『应该』的,讲得这么暧昧会让人以为是不是要耍什么叙述性诡计喔。」



「……最后一个是什么?令人期待的叙述性诡计之⑭。」



二二村警部语带嘲讽地说。



「让您久候多时却得辜负您的期待,真是有点不好意思说出口,叙述性诡计之⑭是『其他的误导』。」



嘲讽对她起不了作用。今日子小姐淡定以对。



「咦?其他?就这样?」



「就这样——用于罕见的,或是无法分类的情况。不属于之①到之⑬的叙述性诡计。」



是喔……二二村警部也只能点头。之①到之⑬已经分得很细了——若说还有什么情况不属于其中的任何一种,他实在想象不出来。



推理作家的想像力难道是无极限的吗。



「不,呃,说真话来到叙述性诡计之⑭,因为实在太过于标新立异,在谈公平不公平之前就有问题,但就算这样,有时也会以『引起争议的话题之作』的形式,获得推理圈的瞩目或评价。」



「到底是大度还是小心眼啊……真是谜团重重的世界……」



「毕竟是推理小说嘛。」



「呃,这么说来,果然还是要举例比较容易理解……这次的案子假设正是那『之⑭』的情况,可以是什么样的叙述性诡计呢?」



「我是侦探,不是推理作家,所以想像力有限……」



今日子小姐顿时面露思索,接着像是读稿似地说道。



「劫罚岛其实是通往魔界的入口,下榻于鸟川庄的客人全都是魔法师,在解决篇里终于揭晓真相,是其中一人用魔法让平台式钢琴飘起来的。作者的说词是『我又没说这里不是魔界,也没说他们不是魔法师。』」



这倒是。但是在谈叙述性诡计怎样之前,应该先讨论推理小说可以这样吗——话题之作。



引爆的应该不只是话题。



「将案发现场设定为魔界,换个角度想也可以视为是叙述性诡计之①『地点误导』……呃,也就是加入奇幻要素的叙述性诡计吗?」



「这只是一个例子。说得随便一点,看完后会觉得『这算什么叙述性诡计啦!』的叙述性诡计,基本上都可以视为是这个之⑭。」



其中也有令人惊艳的作品,但往往又太独树一格,难以分类呢——今日子小姐做出结论,停下一直在液晶萤幕上滑动的手指头,将千良拍三的手机放回桌上,说了声「谢谢」。



零误差。



叙述性诡计讲座似乎和阅读《XYZ的悲剧》得以同时结束。



不知是因为解决了「让外行人也能理解叙述性诡计」这个难题,还是因为以这种飞快速度看完超过一千页的巨着,今日子小姐像是完成一项大业似地,缓了口气。



「……话说回来,今日子小姐。在《XYZ的悲剧》里,使用了之①到之⑭的任何一个叙述性诡计吗?」



「是把之①到之⑬结合运用呢——可说就因此成了之⑭。真不愧是号称叙述性诡计金字塔的传说级名著,太了不起了。令我佩服得五体投地,后悔自己过去竟然没有看过。真是美好的阅读体验。一想到明天就会忘记,甚至有些舍不得了。」



难怪被害人会熟读到背下来——今日子小姐说道。看她似乎是打从心里这么认为,不是为了给死者面子才这么说。



将之①到之⑬一网打尽的之⑭,听在二二村警部耳中,只觉得会是一本诈骗技巧大全集,看完之后大概会不敢再相信人类吧……特地为了被骗而去看书,推理小说的读者真是一群奇怪的人。



「一群奇怪的人。说得真好。对我们而言,这可是最高的赞美词呢——对了,二二村警部。」



今日子小姐端正姿势坐好。



「如果我忘却侦探没记错,我们应该还得推理被害人为何会在临死之际紧握这支手机,画面会显示着这本全是叙述性诡计的推理小说之谜吧?」



6



「我想已经不需要一再强调,如您所知,叙述性诡计无法运用在现实之中——因为那是跟密室或不在场证明完全不一样的。再怎么无法区别现实与妄想,再怎么受到推理小说的影响,在构造上——因此,就算被害人临死前紧握手机,尽管手机画面上显示着叙述性诡计名著的电子版,也不代表凶手使用叙述性诡计行凶。」



不用再三再四地强调了。



二二村警部已经老实承认这是场外行人的误会——当然,没能说明清楚的推理小说研究会成员也得负上一部分责任——但是这也使得千良拍三为何握着手机而死一事更加成谜。



「有十四个可能性。」



「又、又要发表到之⑭了吗?」



二二村警部心惊胆战。



「戏弄您真的很有成就感耶,二二村警部。」



今日子小姐笑到抖肩。



「其实只有三个。」



「干嘛说这种谎……而且还不是叙述性诡计,就只是撒谎。」



这是今天的第一个谎言吗——他可不这么认为。



也不认为在对话里头就可以说谎。



「可能性之①『临死之前,想再看一遍心爱的推理小说』。可能性之②『不只是书里的诡计,整本小说的内容都是指出凶手的线索』。可能性之③『凶手是《XYZ的悲剧》的作者岸泽定国』。」



这次竟然一次列举出了所有可能性。



也因此二二村警部没能即时反应过来,但可能性之③简直是胡说八道——居然说岸泽定国是凶手?



「毕竟他是能让许多读者如坠五里雾中的推理大师呀。平台式钢琴杀人诡计这种雕虫小技,想必对他而言只是小菜一碟吧。」



「……戏弄我真的这么有成就感吗?」



「讨厌,不要生气嘛。我当然不是认真的——不过,毕竟是死前留言,所以并不能排除是千良先生错认杀害自己的凶手,因此我也不完全是随随便便举一个名字。」



「你是说,千良先生以为自己是被岸泽定国杀掉的吗?」



「没人知道人在临死之际,一片混乱的脑子里在想些什么——横竖都要死,希望死于自己敬爱的推理作家之手,希望成为他的众多作品之一,就算这么想也不奇怪。」



不奇怪——



二二村警部很明白,在人杀人这种不寻常的情况下,人们会采取多么不合理又莫名其妙的行动——虽然他不懂推理小说,却熟知命案现场。



「被杀的时候,希望能死于完美的犯罪——这可是推理迷最常挂在嘴边的呢。虽然老实说,他们不见得是认真的。」



「我懂你的意思。很抱歉。」



「别这么说,因为我也真的是在戏弄您。」



还真的咧。



「……只是,以可能性之③来说,这样的讯息太没有意义了。实在令人难以当真,只能当成是陷入失去理智的状态时写下的遗言。」



那么就得来验证可能性之①和可能性之②——之①是被今日子小姐最先提出来的,或许是认为①是最有可能的吧。



「没错。确信自己已死到临头,想再阅读一遍喜欢的推理小说,做为最后一根烟,不,是最后一个谜——是最有可能的情况。」



也对,这种心情不像『希望被喜欢的推理作家杀死』那么疯狂——即使不是推理迷的二二村警部,也还勉强可以理解。



「只不过——」



今日子小姐接着说。



「听说千良先生已经把那本《XYZ的悲剧》全部背起来了,既然如此,根本没必要特地把那本书点出来看,只要在脑海中回想就行了。」



「……嗯,但那只是他自称,没人知道他是否真的全部背下来了。」



「是呀,说得也是。即便是对一天以内的记性很有自信的我,也很难把整本书背起来……纵然如此,仍然很难理解为什么会想在临死前把已经看过的书再看一遍——真要说的话,无论如何都想知道结局,而把目前正看到一半的书点开来看还比较说得过去吧。」



身为推理小说研究会的一员,绝不可能没有正看到一半的书——今日子小姐如是说。



「呃,可不可能先搁到一边,而且命在旦夕之际,那本书能不能刚好在手边也是个问……」



话说到一半,二二村警部就意会过来了。



不,如果是没有实体的电子书,肯定能在手机里存上一大堆——就像成天扛着书架走来走去。若是如此,只要把那本看一半的书叫出来就好了。



做的事是一样的。



「刚才我做了一件侦探会做的事,很失礼地偷偷看了这支手机里的书库,里头的确有看到一半的书——似乎是上个月才上架的最新作品。不点开那本书,却点开已经读到滚瓜烂熟的《XYZ的悲剧》,或许真的应该视其有特别的用意。」



她还偷看书库啊。



刚才明明委婉地制止过她——不过,既然是能够严格遵守保密义务的侦探,就算擅自调查做为物证的手机,应该没什么不妥。



「可是,会不会是他不太喜欢那本看到一半的书呢?比起结局还是未知数的书,更希望在人生最后一刻看的书,是已知真的很有趣的书……」



「当然,这也不是不可能——或该说这么想反而更自然。只是画面里显示的是《XYZ的悲剧》的『封面』这件事,让我很在意。」



那就表示千良先生死前根本没看呀。



今日子小姐这么一说,二二村警部才总算想到这点——有道理,如果真的是「想在人生最后一刻看这本书」,更应该点开翻到内文才对。



当然或许是在那之前就已经力竭难支……然而,还是有检视其他可能性的空间。



「这就是可能性之②了。即使与叙述性诡计无关,要是作品之中其实有着足以指出凶手的线索呢?」



「如果有的话——会怎么样?」



「就只能举双手投降了。」



今日子小姐当真举起双手,摆出「投降」的手势——此时,二二村警部才发现她还戴着手套。



「这可是一本新书尺寸(B6变形)还分成上下集,总计超过上千页的书喔。落版成电子书时更多达一千五百页——在没有其他线索的情况下,要从这本书里锁定与凶手有关的情报,难度未免也太高了。」



至少不可能在一天内搞定——今日子小姐说得笃定。最快的侦探都这么说了,大概真的办不到吧。



的确听说她是一个在这方面下判断的极为精准严苛的人。办不到的事就说办不到,总是一口拒绝。



「虽然读之前就知道这本书不只是页数很多,就连登场人物也多得吓人。确认后也发现其中并非没有名字与本案关系人类似的人物,但毕竟书里有一百、甚至是两百个名字的话,肯定会有几个重复。」



二二村警部只看了电子书封面所以没啥概念,但看样子是本非常了不得的小说——虽然从未看过实体书版,但就算在书店看到这么厚的书,他也不觉得自己会买来看。



「这么说,被害人紧握着手机的意义不管是可能性之①,还是可能性之②,就算是可能性之③,侦查也不会因此有所进展吗?」



「是的。而且这三个还都是『手机萤幕上显示《XYZ的悲剧》是有意义的』情况下的可能性——身为侦探,不得不思考更遗憾的可能性。」



「咦?遗憾是指?」



「是为『例外』的可能性——不过老实说,我认为可能性是零——也就是被害人只是按错,所以把《XYZ的悲剧》点出来的可能性。」



二二村警部恍然大悟——只是按错。



是呀,智慧型手机的确容易按错。



平常只是指尖稍微碰到一下,就会不小心启动应用程式或不小心输入文字之类——更别说是在濒死的状态下。



「现在的手机已经进步到与我记忆中的形态相差十万八千里,让人有恍如隔世的感觉,但无论功能再怎么扩张,说穿了还是电话——拿出手机,一般不都是用来打电话给谁、向谁求助的吗?」



一般——



再也没有比这个更一般的用法了。



要在凶手也在场的情况下瞒着对方打电话、传电子邮件,想必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当然也有可能是心想反正要死了,求救也没用……



「警方当然已经仔细彻查过手机的通联记录了,并没有发现被害人在死亡推定时刻前后打电话或传电子邮件给谁的迹象——今日子小姐认为千良先生是想启动通话或邮件软体,结果不小心打开电子书吗?」



「我不认为,那也是种『遗憾的可能性』。是或然率的问题——如果要深究遗憾的可能性,也有被害人在意识模糊的情况下,只是基于条件反射紧握手机,其实没有任何意义的可能性。只是这一握刚好把《XYZ的悲剧》叫出来……」



「这的确——有可能。」



这真是令人难以释怀的可能性。



既不是操作失误也不是手滑,的确是非常遗憾的结果——只是,在面临疼痛及惊慌失措时,用力抓住手边的东西也是自然的生理反应。



「这么一来,今日子小姐。不如干脆别再去想死前留言吧——放弃这方向的探讨,脚踏实地地搜集证据、证词如何?」



这或许是上帝的旨意,要二二村警部别再投机取巧,还是多跑几趟劫罚岛——虽然他们压根没打算投机取巧。



「当然,确实应该同时检视其他的可能性,但是二二村警部,请别那么急着下结论。即便我是最快的侦探,也不需要连放弃都最快——您刚才说警方已经检查过手机了?」



「啊,是的,那当然。」



「只检查了通联记录与邮件履历吗?」



「……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若进一步推敲『不小心启动《XYZ的悲剧》』这个假设,千良先生真正想要启动的,并不见得只有通话或邮件软体。也可能是想要启动相片软体,秀出凶手的照片……」



「哦,原来如此。原来是这个意思啊。有道理,就跟时下的学生一样,千良先生手机里的确下载了许多应用程式……当然,鉴识人员应该已经清查过手机里的内容了。现在的手机可以说是个资的宝库呢。最典型的代表莫过于通讯履历及储存的照片……就算被害人没握在手里,在探查造成纠纷的理由时,也会是重要的证据。」



「可是,并没有发现任何可疑资料?」



「是的……就我所知并没有。」



「那么,我倒想请问您一下。」



今日子小姐再次用指尖轻触手机的画面。为了让二二村警部也能看到画面,直接把手机放在桌上,轻快地运指操作着。



今日子小姐起动的是「计算机」的应用程式——「计算机」?不过看起来并不系统内建的标准计算机,而是下载的付费软体……



「搜查本部怎么看待这个保存在手机里的算式?」



我是在阅读电子书时接触到画面,不经意发现的——今日子小姐说是这么说,但想也知道绝非不经意发现。



因为那个算式的存档日期时间,几乎就是与被害人的死亡推定时刻——内容如下。



「+5−12+40+20−8+221−9−14−94+7−8−18−19+20+143」



7



计算机真是个盲点。



如果是通讯、邮件、浏览履历,抑或是相簿乃至笔记本软体的档案,应该都不会遗漏,但是没想到在计算机软体里居然留有这样的线索。



想当然耳,这不见得能直接指出凶手是谁,但是从存档时间来看,这个算式与命案绝不可能毫无关联。



可是……「+5−12+40+20−8+221−9−14−94+7−8−18−19+20+143」?



这个算式是什么意思?



「算式的答案是274。」



今日子小姐瞬间就解出来了。



边看书(而且还同时讲解叙述性诡计)边探索手机内容——恐怕也没放过任何一个角落——这个人脑筋也太好了。



到底能同时做几件事啊。



「274……并不是什么特别的数字呢。」



「对呀。如果是813,或许还能成为提示。」



以推理小说研究会来说——今日子小姐说着意味不明的话。



「最有可能的情况是在濒死之际想用手机求救,结果手指颤抖按错键,打开计算机软体,输入莫名其妙的算式。」



「嗯……然后继续失手启动电子书软体吗?」



「没错。然后又继续失手打开《XYZ的悲剧》——我想这样的巧合是有可能发生的。在逐渐消失的意识中一再失手并不奇怪。不过事到如今,身为侦探似乎该认为不是偶然——假如凶手使用了我所推理的平台式钢琴诡计,千良先生应该就有充分的时间可以瞒着凶手操作手机。」



怎么会有充分的时间呢——啊,因为「被压在」平台式钢琴底下呀。也就是说,凶手在把拆开的平台式钢琴重组回去时,首先要把钢琴顶盖放在被害人身上,被压在底下——也等于是躲在阴影里。



不同于键盘式手机,要在看不见的情况下操作液晶萤幕显然具有很高的难度,但如果只是单纯或熟悉的操作,也不是辨不到……只是会点开计算机来用吗?会叫出常看的电子书放着吗?



尤其令他想不通的是,要是凶手还留在现场,不能打电话还可以理解,为何不传电子邮件求救呢?



「这点其实是可以解释的。假使遇害的是轻音社的成员,这点就很难解释了——因为千良先生是推理小说研究会的一员。」



「……什么意思?」



「命案的被害人必须留下死前留言,而且还要尽可能地用常人难以理解的方式叙述——如果说千良先生受到推理迷特有的使命感驱使,一切就说得过去了。」



虽然有点牵强——今日子小姐说道。二二村警部原本以为她又再戏弄自己,但这次似乎是百分之百的认真。



只不过,比起求救,居然以留下暗号为最优先……简直是病入膏肓,感觉已经超越了「横竖都要被杀,希望死于完美的犯罪」而更接近「希望被心仪的推理作家杀死」……总之都是二二村警部无法理解的感情……



「身为推理小说研究会的社长,没留下死前留言就死掉也太没面子了。或许他在弥留之际是这么想的。」



「……这是脑袋不清楚时想出来的歪理吧?」



「那当然。倘若处于正常的精神状态,应该不会这么想。但还请您别忘记被害人的死因可是头部受到殴打。」



所以说。



今日子小姐重新打起精神。



「这次试着以这个算式做为主轴,来解读《XYZ的悲剧》吧——这样的话,又会出现哪些可能性呢?」



8



对于推理小说毫无概念的二二村警部搞不清楚状况的请求,加上对于记忆无法更新的她而言,实质上可说是「未知科技」的智慧型手机牵扯出的死前留言之谜,同时面对两者历经曲折萦纡也不曾停歇,高速运转进行推理到现在的忘却侦探走到这一步,也终于停下脚步。



「……」



该说是停止思考吗——她沉默了。



「怎、怎么了?」



该怎么说呢,因为二二村警部的不中用而造成的光怪陆离,终于也随着「正常」的死前留言登场,让人产生或许能做为「普通」命案侦办的期待——可是忘却侦探为何会在这时陷入苦思呢?



「真糟糕。我什么也想不出来。」



「啥?」



「抱歉,『什么』这两个字是过于夸张的丧气话,如果随便想什么都无妨的话,要多少我都可以想得出来,但现在却想不出像样的假设——」



这是截至目前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的「名侦探」出人意表的投降宣言,但是面对现在这样的情况,反而她本人似乎比较困惑——她操作起放在桌上的手机,关上计算机软体,重新打开《XYZ的悲剧》,迅速地翻页。只见今日子小姐以速读也追不上的速度,飞快滑动右手的食指。



「我还以为只要把这个算式代入《XYZ的悲剧》就能找出答案,可是看样子并非如此,说不定算式或电子书都与本案无关?」



今日子小姐低语。感觉不是在对二二村警部说,比较像是自言自语。



「话虽如此,就算单纯只思考算式,也会陷入死胡同。不管怎么假设都不对劲。嗯……」



「休、休息一下吧?今日子小姐也一直在动脑。」



虽然二二村警部脱口说出「今日子小姐也」,但若是严以律己一些,实在不该这样讲得好像自己动过脑似的——他受到无力感的苛责。



因此,更想为她加油打气。



「不要紧的。会特地把算式存档,一定有什么用意的。」



「是吗……但又想不到其他像样的可能性,或许真的只是手指痉挛,随便输入几个数字……」



不谈言语之间的失落,看到她垂头丧气这么说,身为委托人实在过意不去。当然,即使结论如此,仍不会动摇她做为侦探的尽责称职。



「我去泡咖啡吧?」



二二村警部说完才发现,自从把今日子小姐找到这里来,到现在都没给她送上饮料——虽说事出突然,但身为社会人,自己的礼数也太不周到。



「说得也是,那就不客气了。请给我黑咖啡。」



「黑咖啡就好吗?」



思考应该会消耗很多糖分,他还以为应该要多加点砂糖。



「不,想太多有点困了,所以想清醒一下。」



今日子小姐坚定拒绝他的好意。



原来如此,那一定要黑咖啡。



「有点困」对于一睡着记忆就会重置的忘却侦探来说,可是很致命的——即便目前陷入瓶颈,但是一个不小心,使得截至目前的讨论付诸东流,绝对不是喜闻乐见的发展。



「好的,请稍微……」



等一下——二二村警部才刚站起来,今日子小姐却抢先出声制止他。



「请等一下。还是不要喝咖啡了。请您把那枝笔借给我好吗?」



今日子小姐指着插在二二村警部胸前口袋的签字笔——就是那枝先前在今日子小姐的右手臂写下「登场人物表」的签字笔。



「怎么?要笔做什么?」



二二村警部大惑不解地看着她,只见今日子小姐脸上浮现出自信的笑容,让他怀疑仿佛刚才的消沉模样全是自己眼花看错。



「我想到一个主意。」



「咦……也就是说,今日子小姐,你想通算式的意义了吗?」



「还没,但我想到有助于想通的方法——刚好我也困了。」



今日子小姐毫无重点的说词令二二村警部觉得莫名其妙——还以为她想到什么好点子了,但其实一切并不像她的表情那般豁然开朗吗?——总之先照她所说,把签字笔借给她吧。



「谢谢。」



今日子小姐说完,先把签字笔放在一旁,接着拿出一种或许是化妆品之类的湿纸巾。



即便二二村警部还摸不着头脑,今日子小姐依然手脚俐落地采取行动——她卷起左手的袖子,露出以「我是掟上今日子,二十五岁」开头的一串个人档案。



接着宛如拿着橡皮擦似的,拿起湿纸巾用力擦拭——也果然宛如用橡皮擦过似的,今日子小姐的个人档案被擦除得干干净净,不留一丝痕迹。



「你、你在做什么!?」



倒也不是擦掉那段文章,今日子小姐的记忆就会马上消失,但这突然的行动还是让二二村警部惊慌失措——详细原理不得而知,可是万一她现在睡着,不只会忘光命案的概要,就连自己是谁,也会忘记不是吗?



而且还是在由于过度使用脑力,受到睡魔攻击的此时此刻,为何要做这么危险的事——



「不是啦,我想使出叙述性诡计看看——对我自己。」



相较二二村警部的慌张,今日子小姐的态度平静坦然,拿起笔——只让他愈来愈困惑。就算说「想使出叙述性诡计看看」……「叙述性诡计只存在于推理小说的世界里,无法运用在现实生活中」,今日子小姐自己不是已经讲过一百零一次了?而且「我自己」又是什么意思?



……下一秒,他随即明白了是什么意思。



因为看见忘却侦探在自己的下手臂龙飞凤舞地这么写。



「我是千良拍三,今年二十三岁。推理小说研究会社长。遭人用平台式钢琴杀害——」



并不是掟上今日子的备忘录。



而是被害人的备忘录。



再加上「死亡推定时刻」、「一手紧握着岸泽定国着《XYZ的悲剧》」、「留下算式为『+5−12+40+20−8+221−9−14−94+7−8−18−19+20+143』的死前留言」等其余详细的资讯,今日子小姐在左手下臂写得密密麻麻还不够,最后还写上「接着请见左脚大腿」,然后掀起七分宽管裤——二二村警部连忙撇开视线。



大腿部分似乎很快就写好了。



「那么,晚安。二二村警部也请尽管去休息吧,看时间差不多了,再叫我起床。」



语毕,今日子小姐便往桌上一趴。



「请等一下,今日子小姐……」



回头一看,她已进入甜美的梦乡——换句话说,一切都太迟了。



前辈曾说过,就算只是短短的一瞬,一旦被她睡着就没救了——因此,与忘却侦探一起查案的刑警必须好生监视着,绝不能让她睡着。



不过,二二村警部明白她的用意。



虽然明白,可是——没想到她会做到这个地步。



叙述性诡计……



她打算睡一觉,让记忆重置,在自我认识一片空白的状态下,看到写在手臂上的伪造个资,让自己变成留下死前留言当时的被害人,也就是打算刻意制造「误判」。



是叙述性诡计之⑤『人物误导』呢——抑或是叙述性诡计之⑩『作中作误导』……不,这只可能是叙述性诡计之⑭吧。



这是只有忘却侦探才能使出的手段(不折不扣的「手」段),但是不管再怎么想,这都太过了——一个不小心,可是会完全迷失自我的哪。



不过,虽说会重置,但她的记忆是从「某个时间点」开始不再更新的,所以倒也不会完全变成一片空白,而且再怎么误判,也会马上知道自己不是男大学生,因此这个叙述性诡计的目的,顶多是锁定刚醒过来,还处于半梦半醒的瞬间吧……但仍旧是一着险棋。



话虽如此,这样就只能在一旁乖乖欣赏白发侦探睡得一脸香甜的模样——不,欣赏异性的睡相也实在太没品了,于是二二村警部走出侦讯室。



可是也实在无法安心休息。



反而更是忧心忡忡,坐立难安——今日子小姐要他看时间差不多了再叫她起床,但这实在很难捱。



先不论叙述性诡计的结果是吉是凶——这么做真的不要紧吗?二二村警部满脑子都是担忧。



心想至少要让今日子小姐醒来时能马上提起精神,于是便花点功夫把一度被她婉拒的黑咖啡泡得浓一些,但前后也花不到三十分钟,二二村警部又返回侦讯室。



以为今日子小姐还在睡,所以他没敲门就推开侦讯室的门。



「……」



结果根本不需要二二村警部叫她起床,今日子小姐就自己醒了,而且正卷起裤管,查看着左脚大腿。



写的时候还勉强来得及移开目光,这次倒是看得一清二楚。



上头写着。



「左手臂的叙述是骗人的。我是掟上今日子,二十五岁,侦探。记忆每天都会重置,是最快的忘却侦探」



脱力感涌上。



根本轮不到二二村警部替她担心,今日子小姐早就做好安全措施了——不,或许这才是所谓的叙述性诡计。



醒来先看到写在左手臂的叙述,体验了「被害人的人格」之后又马上看见「接着请见左脚大腿」的叙述,做出正确的判断。



正当二二村警部兀自佩服不已之时,今日子小姐接着盘起腿来,查看大腿的内侧——只见那上头写着。



「委托人为二二村警部。详情问他」



「你就是二二村警部吗?」



今日子小姐终于抬起头问道——被不是「千良拍三」的掟上今日子这么一问,二二村警部慌张地出示警察证件。



「是、是的!我就是。」



毕竟是在听了半天叙述性诡计讲义之后,还亲眼看到发生在现实世界里的叙述性诡计,二二村警部为求万全,赶紧出示自己肯定就是自己的证明,但今日子小姐只是草草「是吗。初次见面,我是掟上今日子」几句带过招牌寒暄,立刻就直接「那么,二二村警部,有件事要麻烦你」切入正题。



「因为解决篇需要,可以请你把《XYZ的悲剧》买回来吗?」



「呃?如果是《XYZ的悲剧》,那支智慧型手机里就有了……」



她是否没把智慧型手机是什么机器写在左手上——二二村警部心想,随口答了一句之后又「欸?」地愣了一下。



解决篇?她说解决篇?



「今日子小姐,你该不会已经推理出被害人留下的死前留言是想表达什么了吧?紧握显示着《XYZ的悲剧》封面的手机代表的意义,以及储存在手机里的算式真正的涵意。」



「是的。我打从一开始就知道这个案子的真相了。」



明明三十分钟之前还因为陷入瓶颈而一筹莫展的忘却侦探,现在却以得意洋洋的表情,若无其事地说着大话。还盘坐着露出大腿,那样子与其说是不检点,不如说是脸皮比城墙厚的狂妄。



「不过,为了好好演出解决篇,我需要的不是电子版,而是新书尺寸的小说版——《XYZ的悲剧》的原版实体书。」



9



然而,忘却侦探随后又补了一句「只是我还没想通凶手是用了什么诡计,才能抬起平台式钢琴当凶器」——真是不连戏。



写在下手臂的资讯总是有限,身为协助警方调查的忘却侦探,或许多少是担心如果不这么做,可能会无法保密到底吧……既然她都做得这么彻底,二二村警部也不得不提高警觉。



因此不好交代对书籍知之甚详的部下代为跑腿,二二村警部决定亲自前往不熟悉的书局,走向不熟悉的卖场。



岸泽定国着《XYZ的悲剧》的小说版。



上下集加起来过一千页。



不同于被称为电子书的数据资料,亲眼见识到实体书形状时,二二村警部不禁被其厚度吓傻了——姑且不论有什么叙述性诡计,光是要看完那么大量的文字,就觉得真相什么的都不重要了。



心想说不定这是一种「写下大量字数」的叙述性诡计,他用公费买下,回到警局——侦讯室里的今日子小姐刚好喝完咖啡,意气风发地说。



「你回来啦。高兴吧,我想通平台式钢琴的诡计了!」



二二村警部不知该说什么才好,把买回来的《XYZ的悲剧》上下集往桌上的智慧型手机旁边放。



「哎呀,你买新的啊。我还以为已经绝版,只能去二手书店寻宝,没想到市面上还买得到旧版书,真不愧是叙述性诡计的金字塔——被害人千良先生最初肯定也是读这个版本吧。不是文库版,也不是电子版。」



「……即使版本不同,内容也一样吧?」



「是的。有些作家会在发行文库版时做大幅改写,但基本上内容是不会变的。」



二二村警部还是第一次听到「发行文库版」这种说法——这么说,今日子小姐原本是打算让二二村警部去二手书店寻宝吗?



也太会差遣人了。



「趁二二村警部去买东西的空档,我检查了这支智慧型手机,看来在我忘却的期间,电子书已经大为普及了呢。这么厚的书要带着走也实在太吃力,所以我能理解就算已经有实体书,还是买下电子版的心情。」



「是喔……」



二二村警部倒是很难理解买好几本同样的书是什么心情——内容不都是一样吗?



「内容是一样,不过……」



版型不一样。



今日子小姐说着,翻开《XYZ的悲剧》的上集——怎么说,因为书本的尺寸不同,版型势必也得不一样,但如果是电子书,不就可以随自己高兴变换版型吗?二二村警部心想,同时探头一看,接着不禁错愕。



「这、这是怎么回事……?」



同一页的文字分成两块——一块在页面的上半部,另一块在下半部。



另一页也是同样的构成,摊开来远远地看,刚好形成汉字的「田」。



「这、这要以什么顺序来阅读啊……?」



「请当成报纸来阅读。看完上半部再看下半部,再接到下一页的上半部——这是称为两栏式的版型。」



跟报纸一样——原来如此,这么说的确也不是太前卫……两栏式?



「这在新书尺寸的旧版书,像一些类型小说书系里是很常见的版型——不,应该说『曾经是』才对。因为在我还有记忆的时,就已经愈来愈少的书采用这样版型了。」



「这样啊……也是。」



这么古怪的排版,怎么看都不好阅读吧——这句话滚到嘴边,二二村警部又即时吞了回去。还是不要在书迷面前随便发表意见才好。



或许领悟到他的未竟之言,今日子小姐露出有些寂寥的微笑。



「还能买到这本书的新书,表示这种版型还没死灭,但是电子书已经这么普及,消失是迟早的事吧。」



「电子书的普及与版型有什么关系呢?电子书不是本来就可以自由切换成方便自己阅读的版型吗。」



「不,我在二二村警部出去买书时试过了,即使是电子书,也无法改成两栏式的版型。虽然可以任意调整行数、字数、字体大小,唯有栏数是不能更动的。」



是这样的吗?



不过仔细想想,之所以将书籍电子化,应该是为了避免大家远离阅读的尝试,所以出版社或软体开发者的确不会故意搞些造成阅读障碍的花招。



当然,电子书的阅读器及应用程式千奇百怪、琳琅满目,或许也有能切换成两栏式的工具,但肯定不是主流——事实上也确如今日子小姐所说,千良拍三安装在手机里的应用程式就不能改成那种版型。



就算真有这种版型可选,如果是平板还好,用手机画面来呈现根本毫无意义吧……



「习惯的话,其实也很容易阅读呢。」



今日子小姐说道。听起来实在有点牵强——但听她用上「习惯的话」、「那其实也」这些词,感觉她也同意两栏式不容易阅读。



二二村警部想安慰她。



「没办法,注定要消失的话,终究得面对现实。」



结果换来了不置可否的表情——安慰失败。



说到底,别说是看不看书,几乎连碰都不碰书的二二村警部,是不可能体会书迷心情的——只好转移话题往下说。



「所以呢,你的意思是?」



现在应该不是讨论阅读文化的时候,理当是解决篇才是。



「倘若被害人千良先生看的是这本原版?新的旧版?有什么不同吗?」



「这个算式会有很大的不同。」



今日子小姐操作着手机(趁二二村警部不在时,她似乎又摸得更熟,点击动作十分灵巧),打开计算机软体——秀出那串莫名其妙的算式。



「+5−12+40+20−8+221−9−14−94+7−8−18−19+20+143」



「我明白这个算式代表的意思了——对照电子版《XYZ的悲剧》,这个算式只是不明所以的数字罗列,然而一旦对照小说版《XYZ的悲剧》,这个算式显然有其意义。」



「……?」



完全听不懂她在说什么。



内容明明一模一样,为何光是版型采用两栏式,就能解开谜底呢?



「哼哼。那,这样能帮助你理解吗?」



今日子小姐卷起左手的袖子——原本写在上头的千良拍三备忘录已经用湿纸巾擦掉了,她又在那里写下新的文章。



不,不是文章,而是算式。



今日子小姐将显示在手机萤幕里的算式抄在左手臂上——而且不只是照抄,还加上新的要素。



「(+5,−12,+40)(+20,−8,+221)(−9,−14,−94)(+7,−8,−18)(−19,+20,+143)」



加上了「()」和「,」——别说是有助于理解了,反而更让二二村警部陷入混乱。



「还不明白吗?这个算式表现的是座标喔。」



「座……座标?」



「《XYZ的悲剧》——这个书名就是关键。「XYZ」——也就是X轴、Y轴和Z轴。」



忘却侦探想说的是——



「啊……!」



听到这,二二村警部终于领悟——领受了被害人想表达的死前留言。



10



并不会因为都不看书就对数字比较敏感,但是区区座标,二二村警部还是知道的——就是用X轴与Y轴区隔成十字的那玩意儿吧。



横与纵——再加上代表高度的Z轴,XYZ。



而且,或许因为他是第一次看到这种版型,使得感觉更为深刻——两栏式的版型不仅很像「田」字,也宛如一张座标图。



「请以右页的上半部为第一象限、左页的上半部为第二象限、左页的下半部为第三象限、右页的下半部为第四象限——而页数则是Z轴,正数代表上册,负数则是下册。」



今日子小姐边说明边分别将《XYZ的悲剧》的上下集从正中央翻开,并让两侧背靠拢。



或该说使其上下对称。



「开头的(+5,−12,+40)代表上集第四十页的下半部,也就是第四象限从后面数过来第五行的第十二个字——很容易懂吧?」



很容易懂——才怪。



不如说是更难明白了。



如果不是把整本书都背下来的书迷,根本解不开这种谜题吧——根本连想都想不到吧。



「没错。就算真的把书中内容全部背起来,这种死前留言也实在不是临时想得出来的。因为上半部及下半部、左页及右页、上集及下集的数字是互为颠倒的,如果没有看着实体书,实在无法确认——因此,我才会请二二村警部跑一趟。被害人千良先生恐怕平时就想着总有一天,要以这个暗号为主轴——还真的是轴——来写小说吧,真不愧是推理小说研究会的成员。」



「作中作——是吗。」



「是的。你居然知道这种专门用语呀。」



从今日子小姐身上现学现卖却还被称赞,心情真复杂——不过,如果是平时就在推敲的暗号,的确不用问也知道他为何要留下这种死前留言。



直接得到名侦探的叙述性诡计真传,连解决篇都同台了,二二村警部即使没看过推理小说,也不再是门外汉——诸如「横竖都要被杀,希望死于心仪的推理作家之手」、「横竖都要被杀,希望死于完美的犯罪」、「遇害时有义务留下死前留言」这些推理狂粉心态,纵然无法理解,也能想象了。



好不容易想出来的暗号。



怎能连用都没用过就死去呢——身为推理小说研究会的社长。



「如果死时手里有书是最理想的状态,但实在事发突然,只能用电子书代替——这套作品的体积也不是能随身携带的。不过就结果来说,这样使得暗号解读的难度更高,所以被害人肯定是死也瞑目了。」



的确,对自己行使叙述性诡计前的今日子小姐之所以会在解读暗号时陷入瓶颈,正因为看的是电子版《XYZ的悲剧》——显示在手机画面里,电子书特有的易读排版,让她产生了先入为主的成见,反而干扰她解读死前留言——正因为使出叙述性诡计,睡了一觉使记忆重置,今日子小姐才能直觉地发现被害人想表达的其实是那本书的实体书,而且还是旧版书。



真是的,就算没忽略存在手机里的算式,二二村警部应该还是解不开那种死前留言——要不是两栏式版型,就连名侦探都解不开这个暗号。



「运用不易阅读的两栏式版型——算是难以解读的两栏式暗号吗?」



二二村警部讲了一句不好笑的玩笑话。



「算是吧。毕竟暗号——本来就该难解不易读。」



今日子小姐也自嘲地微微一笑。



「好了,一旦解读完毕,究竟会出现谁的名字呢?如果是事先想好的暗号,出现推理小说研究会的成员名字的机率可能会高得多,但或许被害人其实私底下和轻音社的成员有什么关连也说不定呢——咦咦?」



忘却侦探结束论证,从上下集的小说版中撷取需要的文字,再看着自己写在左手臂的备忘录,一脸匪夷所思,微侧螓首。



这也难怪。



实在没想到两栏式暗号所揭开的谜底竟会是如此——意外的凶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