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六节“夹缝”中艰难的成长(2 / 2)



最上层对洋务运动的种种挤压、阻滞、牵制,一样不少地反映到海军身上。



权力收归中央,虽然很大程度是名义上的,但财权、人事权,大事的决定权,毕竟还在中央朝廷和衙门。



他们可不会甘心只当个签字盖章的机器。



就是买个新式军舰吧,那得一一报批,就是个程序那也得走到。走程序需要时间(有时会拖很长时间),遇到意见不一致,再三上书,倒腾好几个来回,还不一定说得服、通得过。



所以,具体负责海军建设的地方官员有时采取私下“挪借公款”、“变更项目”,先办事后补报,以违规的方式来办成一件正确的事。



各地督抚请示建造小舰的拨款,就曾集中在一起办大事,第一艘铁甲舰就是这么拿拨给小舰的钱“凑”出来的。



这种事,李鸿章干过,沈葆桢干过,曾国荃干过,有时他们还合伙干过。



这不是一种奇怪的事情吗?



各支舰队负责的大臣有时也要埋头干事,光做不说,悄悄地进行,不至于锋芒太露,刺激了当权者的浓重戒心。



以上还不是最可悲的。



最为可悲的是,作为一个国家的重器,海军在自己维护的统治阶层面前,有时竟需要隐藏自己的雄心,掩蔽自己的实力。



饶是如此,统治阶层仍处心积虑对海军实施掌控、约束,限制着海军不至过于强大。



特别是到了海军初步成军,到了发展的关键阶段,海军遭受了“釜底抽薪”一般的打击。



这个,以后我们也会讨论到。



把海军事务完全还给那些朝廷的当权派?



结果可能更糟。那帮人向来创业艰难时候躲开,看见成果了就眼热,冷言冷语有之,袖手旁观、坐等着挑毛病的有之,指望他们是办不成实事的。



种种原因,洋务派培植了海军的幼苗,到头来,又牵绊了海军发展的步子,而且从一开始就限定了海军发展的“顶棚”高度。



这似乎从开始就预示了,大清国的海军建设,终归是一场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