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六节“夹缝”中艰难的成长(1 / 2)

第六节“夹缝”中艰难的成长

不幸的是,大清海军的建立,自开始便掺入了中央与地方、地方派系之间的博弈。



从各舰队的建设上,鲜有象沈保桢这样顾全大局的,身为南洋大臣,主动上书,以北洋为先,而后再逐步推及其它各海军。李鸿章可是个滑头,军舰的分配上,李鸿章也是欺负沈葆桢老实,得便就把吨位大的、先进的军舰往北洋舰队划拉。来了好的大的,就先拨给北洋,北洋小的、旧的,往其它各洋海军分。(清史稿志一百一十一有详细记录)。



说到底,还是亲生的儿子亲。



****



要提大清海军建设,不能不提洋务运动。



洋务派有头脑,有雄心,是近代海军的积极倡导者,也是殚精竭虑费尽心血的实际操办者。海军建设从资金到人才,都是洋务运动的成果支撑。



也只有洋务派,能担起这个历史重任。



所以,作为一种肯定,史书上都把筹办海军作为洋务运动的重要一部分,写下了应有的一笔。



但,成也洋务,败也洋务。



****



伴生着洋务运动的权力争夺,一开始,便先天性地渗入到海军建设之中。



从海军层面来讲,本来划海而守,划片而建,是一个科学的计划安排,但客观上却造成了各海军“一强多弱”格局。舰队之间也条块分割、难成一体。



编制不统一,装备不一致,训练有差别。



以上还不是最要害的。



最为要害的是:这样做导致了各洋海军虽称为大清海军,但从一开始就打上了“军阀海军”的烙印,而缺乏“国家海军”的牢固意识。



所以,大清海军并没有形成整体力量,特别是最关键的时候没有统一对敌。



****



从上下关系来讲,中央统治者对海军的建设前前后后的态度,似乎都是矛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