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节太后要建园子(2 / 2)


阎敬铭:话好说,事不好做。



慈禧(粉面现出怒容):这就是说,你阎敬铭还是坚持要将修园子的工程停了?!



阎敬铭(不卑不亢):禀太后,不是臣阎敬铭要停,是银子要停。



慈禧(生气,起):好,好啊,你顶得好啊!我就不信死了张屠户,就要吃连毛猪!你给我滚——



阎敬铭(起立):臣有罪,太后可将臣罢黜问刑,不可叫滚,辱及朝廷制度。



慈禧(很生气):我就说了,滚,滚,滚——



阎敬铭(挣脱前来拖他的太监):臣不滚,臣自会走!



不久,阎敬铭这位有“救时宰相”之称的一代名臣黯然去职。



以上是电视中的情节还原。



真实的历史记载中,还留下老佛爷那句震动青史、响彻云寰的名言“谁让我今日不痛快,我就让他一辈子不痛快。”(“今日令吾不欢者,吾亦将令彼终身不欢”。除此,太后还有一句响亮的名言——“量中华之物力,结与国之欢心。”)



前人的结局就是最好的教育。太后老佛爷的脸一变,谁敢不烧香?



就有一个人没烧香,御史吴兆泰。“十六年,九月,壬午,御史吴兆泰请停颐和园工程”,结果如何?“予严议”——被严肃处理。



从此,消停了。再没人敢站出来了。



——*——*——*——*——*——



围绕这些工程的耗费问题,各家给出了很多研究成果。有多人根据所能留存的资料统计,整个“三海”大修工程的经费总额约为600万两。



这种估算,大抵是不可靠的,缺陷是也无法证明除此之外就没有其它渠道来源,也汇入了“三海”。实际上,除前面所记,“三海”工程基本完工后,还有续修、年修。光续修一项,就达上百万两之多。



但就算是共有600万两,也是一个手面很大的数字了。



还有颐和园呢。那情况就更复杂了,因为实际上从兴修“三海”开始,这边就已经动手了,先是偷偷摸摸地修,后来才光明正大地实施。



各家研究者给出的数据,也多为估算。



比较详尽的,是王道成先生在《中日甲午战争与慈禧太后》(《清史研究》1994年第4期)一文中,根据发现的清代主管皇家工程的专门机构“算房”关于颐和园五十六项工程用工、用料、用银的估算(相当于我们现在的预算),共用银三百一十六万六千六百九十九两八钱三分三厘,又依据这五十六项工程,约占颐和园工程的一半以上,进一步推算出,颐和园的修建经费,当在五、六百万两之间。



仍然是估算。



学术界,至今仍未有一个称得上权威的统计数字。说穿了,其实那就是一笔糊涂账。



糊涂账,就没法查了。而且这么大的事,史料还很少有记录。



我在《清史稿》搜寻半天,只发现一条记载:光绪十一年十二月十二日,奕譞面奉懿旨:“著户部自光绪十二年起至二十一年止,于每年内务府经费银六十万两内拨十万两归工程处应用。”照这样看的话,十年,每年十万两,下来才一百万两呢。



可能吗?当然不可能,我自己也不信。



相反,清史倒是经常蹦出太后懿旨要求“勤俭节约”之类的记载。象1888年二月下旨开建,又在十二月下了新旨——“丁酉,懿旨,以水灾停减颐和园工作。”这些类似的情况,不止一次地出现。



有地方闹水灾了,虽然太后高喊减停建园,到底是减,还是停呢?



到了光绪十七年夏四月辛酉,“颐和园蕆工,上奉皇太后临幸自此始。”历时三年两个月的颐和园工程到此始成。



按颐和园浩大的工程量来算,这工期进度还真是十分神速,一刻也没有耽误的。



此后的记录中显示,太后也多次拿出自己的私房钱(内帑)帮添着赈济灾民。太后搞工程,只记事、不记账,“太后恩典”倒是数目清楚。象清史也记载着,“十五年四月,懿旨发内帑银十万备山东赈;冬十月丁亥,以江、浙雨水为灾,各拨库储五万,并发内帑五万赈济。”之类的话。



与庞大的工程耗费来比,十万五万的太后“隆恩”,竟然还能说得这么大气!



这点银子,不知道能干点什么。就算全数分给地方灾民手里,肯定也是——抗旱,则不过滴雨,防雨,则不抵片瓦。纯粹就是一个做样子的“形象工程”,带个头罢了。



但“三海工程”、颐和园这样的实体工程,却都是那段时期出来的。不花钱,能吹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