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节太后要建园子(1 / 2)

第一节太后要建园子



中法战争刚刚结束后的1885年,越南战场和福建水师阵亡官兵的英魂不远,而远在北京的大清朝廷似乎全然没有什么痛苦伤感,依然生活在欢乐中。



仿佛太后那道帘子是“穿越”神器,一隔开,里外就是两个世界、两个时空。



6月,慈禧即发布懿旨勘修“三海”。



“三海”,不是大清朝的黄海东海南海,而是紫禁城城西和西北的南海、中海、北海。当年大清皇帝开凿“三海”,要的是风景,不是海上的霸业。



此时,太后不能亲自看到大清海疆,在北京城看着这“三海”,心里记着海上的安危,也是忧国忧民的表现。



兴修“三海”的工程还在热火朝天,从皇帝到负责的大小官员还在水深火热之中,太后还嫌不够,又提出要修缮颐和园。



清史记载:光绪十四年二月,“是月,诏修葺颐和园,备皇太后临幸”(《清史稿》)。



颐和园原名清漪园,与圆明园同时被毁,英法联军干的坏事。



毁了就毁了吧,找强盗算账,咱没本事,但咱有本事重建一个。



老太太以光绪帝的名义发布上谕,改清漪园为颐和园,取“颐养冲和”之意,并下令“殿宇一切,亦量加葺治,以备慈舆临幸”(《清德宗实录》卷二五二)。



列强们,不怕累就再来烧,你能烧我就能建。



再说,老太太为中国操劳了大半辈子,归政后有个颐养之地,倒是说得过去。



——*——*——*——*——*——



当然皇帝家说话十分注意分寸,用词十分讲究,口气太大别把大家吓着,“量加葺治”,就是稍稍地、适当地修理修理。



关键是钱的问题。



钱从哪里来呢?



首要的来源当然是国库中出了。国库存银不够,就把任务下给各口海关,下给各省,途径就是增加税负。



其实一个国家和一个家庭过日子的方式没什么不同,今年的收入不够使,就花今后五年、十年的钱,大清朝也用上了借钱花的招儿,向外洋贷款、向商行借款,用明年、后年以及以后很多年的钱来还嘛。



可惜那时候皇家就盯着那点钱了,眼界不够宽,思想不超前,还没有创造出承包商包工包料、工头垫钱施工这个招数。



其次就是以各种名目,敛财补贴。这个途径很是隐蔽,也没有固定的模式,全看当权者的创意。我知道一些,比如,针对特殊项目的特殊专项捐税,但实在说不全乎。



第三个,有一部分是各地认捐。象本身就是靠着朝廷发财的各地盐商,不得已还能孝敬一点,一些琢磨升官发财的人,“才”不够但有“财”也可,明里拿出银子或承担相应的建筑材料,借机会换个官当当,这可是正当渠道的“捐输”。



除此之外,平民百姓是没有这份钱,甚至官员们也没有这份热情。工程的事放出风去了,可是两个月,才收到几万两捐款。可见即使是太后家的事,靠自觉自愿的积极性,是不可能的了。



这类事情向来如此,据说以前慈禧要重修圆明园的时候倒出了个骗子,声称认捐所有梁木,“官帽”批下来了,钱没交,人“失联”了,末了还搞出了一桩“公案”,连带摘掉了一批人的顶子。



第四个就是一部分报效银。目标是京官、各衙门、各地督抚将军大员们,人人有份。你这官是朝廷给的,报效朝廷、尽尽孝道是天经地义,光口头上表示不行,要看表现,现在是时候拿出点实际行动了。



这个,有时是暗示有时是明讲,对不识相的,则要动点粗的,到后来,完全成了一种摊派。按清朝官员的工资收入,……这种报效实在是无法抽出,只能从官府小金库、额外的收入、个人的“灰色收入”中吐出一点,反正平时这些也少不了。这纯粹就是逼着大家去贪、去刮,去挤占正常的公务支出给朝廷上“回扣”。拿出来了,缺额怎么办,那就是加紧搜刮压榨吧。有的还是四处借债,然后这任还不上下任接着,一任接一任地还。



所以你花大价钱捐个实职的官,到任后,挽挽袖子,却发现面对的是一个财政大窟窿,这都是极有可能的。



一片乱象。



慈禧强要学习乾隆老爷爷建园子,但此时的景象,怎可与老爷子气象比?上上下下演出的一出出闹剧,已经丢尽大清颜面。



——*——*——*——*——*——



一片热闹之下,不是没有诤臣敢于直言,想泼点凉水。但是……



为一个修园子的事,因当时主管财政的大臣阎敬铭坚决不予拨款修缮,并坚称“无钱”,便被太后怒赐以通俗易懂的国骂——“滚出去”。电视剧《百年共和》中有经典一幕,对此情景描述十分传神:



慈禧(脸色不悦):阎敬铭,你怎么不说话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