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节仓促调兵应战(2 / 2)




这也是我们分析、理解此后中日战争中大清一切行动的一把“钥匙”。



——*——*——*——*——*——



缺乏“海军有效控制海洋”这个前提,讨论陆军的调动,则问题更多。



日本海军有釜山为基地,并已经前出仁川。联合舰队全体出动,在朝鲜海域部署。大清海上运兵,将始终处于日本海军的威胁之下!



那么,牙山清军从海上转移,如何才能确保完成?



所以,驻守牙山的叶志超也提出了这个问题:海上转移,已经难以实现。



叶志超与李鸿章大人真是始终思想一致。



前边选址牙山驻守,后来,叶志超也知道形势恶化了,曾建议移兵,或者靠近汉城驻扎。但由于开战风险,被李鸿章否决,就没有移动。叶志超也坚定地奉行:只要我军不擅自移动,确保不“衅自我开”,日军就没有开战的理由。



到了16日,又接到到了准备以军舰海运自己撤退,然后在海上虚晃一枪,到大同江口登陆,去平壤与大军会合的命令。叶志超不敢冒险,回报了自己的选择:通过陆路去平壤。



叶提督还是忘不了自己那“三策”。可是,这一手棋,也不能说风险就小。汉城情况不明,日军动向不知,能不能平安通过,是一个问题。



当然,不行的话,可以绕路。从后来的情况看,此时北撤,其实还是最后的机会。清兵忙运兵,日军第九混成旅团也忙着往仁川运兵。如果叶志超派人加强侦察,获得这个情况,是能够做出正确决断的。如果老叶有胆气,猛冲而过,甚至只是误打误撞,都可能撞出去。换一个狠的,没准敢去仁川,吃掉他一批刚登陆的小日本。



可惜这些,老叶都做不出来。所以只能是时机一失,时过境迁,那时的“上策”,也是下策了。



一波三折,也犹豫再三之后,叶志超表现了身经百战、习惯风口浪尖的素质,冷静下来,突发奇想,有了一个大胆的计划:不如近距离转移,选择要地驻守。“仍由陆扼要移扎,稍有把握,且梗日兵南路。若并军而北,日以全力专顾北面,势益张。”



这下又和李鸿章的思想“合上拍”了。这次,是他的建议触动了李鸿章。



牙山守军,对日军也是一个威胁和牵制,如果战事一起,还可以与平壤守军,对日军形成夹击之势!



即使夹击不成,躲在汉城东边到南边的山区打游击,时不时地出来一下,抽冷子“抓一把”,日军也不敢不管。



这个设想,非常大胆,而且相当有道理。



很多时候,有的部队千方百计,甚至杀开一条血路地在战场上穿插、迂回、包围,作为重要的战术手段,为的就是夹击和围攻敌人。后来的我PLA军队最擅长此事,成功战例累累。何况现在,牙山清军就身在敌人的侧背。



但是,战术原则是不变的,战术手段是相通的,关键是,还要看是谁来实施。



——*——*——*——*——*——



但李鸿章仍然不放心牙山守军,兵力不足啊。当初为平朝鲜之乱,选择了这么个地方驻军,现在形势一变,等于是送进了虎口。不行,还得增援!



李鸿章决定派军增援。



李鸿章电嘱叶志超:“贵军过单,恐不足当一面。再四筹思,除芦榆马队添调外,拟令吴育仁挑精队千五百,交江自康带往牙口,归弟调遣,合之将及五千,气力稍厚。以后但筹济饷需。”



但问题是,牙山守军海上转移已成问题,那海军运兵增援牙山就不叫问题吗?



对此,李大人不是没想到,而且经李大人“再四筹思”,已有筹策。



十年前,日本租借美国船舶运兵的事,大清与美国交涉,起到了一定作用。而且美国公使曾说明,无法限制商船的商业活动和自由航行。



此时,李鸿章大人想到了同一个办法。



借海上霸主、大英帝国的船只来运兵,即可规避风险,保证安全。



对这个决策,我有些不解。其实增兵牙山本来就是“狗尾续貂”,牙疼往腮帮子上贴膏药的事。实在不放心,那按原定计划,让牙山守军转移至平壤算了。



至于租船一事,我感觉不是李大人在日本人面前耍滑头,而是有理有据。因为这确实是符合李大人的“万国公法”的。



甚至这种可行性,才进一步坚定了李大人往牙山增兵的决心。



谁相信,小日本有那个胆量,敢对悬挂米字旗的大英船只开炮?



——*——*——*——*——*——



大清立即忙着准备运兵。



一部补充牙山兵力。



走海上。



唐朝时,就是走海上运送援兵。那是去支援新罗,攻百济。新罗的北边,是高丽。



情况相似,牙山在汉城以南,汉城一线是日军。除非不顾牙山而从平壤重兵全力压迫汉城日军,想增援牙山,恐怕只此一辙。



为什么其它淮军部队不从陆路,过鸭绿江增援,而从海上到鸭绿江口?



看地图,水路确实近一点。大沽口到大同江口(也包括后改的鸭绿江口),按路程和陆上、水上行军速度大致量划,能节约一部分时间,同时可能节省部分体力。如果加上运送物资,在当时陆路车载马驮的条件下,海运确实是更为高效的方式。



为什么不就近调兵,从关外多抽调部队前往?



关外能抽出奉军就不错了,再抽,恐怕大清“龙兴之地”,就成一座座空城了。



何况增援牙山是原计划之外的事,涉及整个大清朝的兵力调动。



也许在李鸿章看来,对于守卫牙山的淮军部队,也只能调淮军增援。唯此,方最可靠。但是,淮军作为大清的机动部队,已经差不多全部出动了。



海路赴朝增援牙山的,由记名提督江自康率领的仁字军两营,实际是从直隶通永镇总兵吴育仁部芦塘防军抽调来的。



这么算的话,直隶所属部队,也已经快抽调一空了。



因为就是这仅两千余人的兵力,也不是李鸿章给叶志超电报中说得那么轻巧,还是多方设法抽拨的。李鸿章虽然未便说出,但从下面盛宣怀给叶志超的信中,可以看出当时筹拨增援军的为难情形:



“贵部孤悬牙口,力薄势单。前议于山海关抽拨一营,以恐该处空虚,仅拨二百人,合之吴乐山所统共二千二百人,仍不见厚,帅意向绥、巩商调两营,孝侯观察(戴宗骞,字孝侯)亦未见允。只得先令渡海,计二千令人……贵部如须厚集兵力,仍望麾下切实电禀中堂,弟再代为说项。至目下则防军已属空虚,无可添拨。贾致堂招八营,吴瑞生招五营,均备填扎。卞吉云添五百人,新兵一时不能到,且未经训练,亦不能战也。”[《日清韩交涉事件记事》,转引田保桥洁:《甲午战前日本挑战史》]



临战了,方才东拼西凑,已经打算从山东威海的戴宗骞所属绥、巩军那里抽调军队,可见统帅李鸿章捉襟见肘的冏态,也可见大清朝平时的军备状况。



——*——*——*——*——*——



大清终于开启了大规模的对朝派兵增援。



然而这一切,皆在日本人的严密观察之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