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节第一个回合——不败而败(1 / 2)

第四节第一个回合——不败而败



一天的血战,终于随着日军的退出而暂告结束。



战场上,枪声渐息,突然陷入一种异样的沉寂,异常的平静中埋伏着多少不安!



清军士兵们紧张地整修阵地,调整兵力,补充物资。



对面的日军呢?



惶惶,戚戚,茫茫然,在雨水中发抖,震颤……



日军的攻击,也到了强弩之末。



…………………………………………



反复翻读手头的各种史料,对平壤的战斗,我始终有四不解:



一不解——日军元山支队进至顺安,要切断清军后路,事情进行得很顺利,应该出乎日军预料。原定留守后路的各营清军(虽然分驻,但总数近5000人),却没有阻击,也没有袭扰,战斗发起后更没有趁机前来夹击日军。日军竟然无须北顾,得以分出主要力量参加攻城。



二不解——日军大军围城,为什么不调整部署。奉军不明不白被调往别处,仅剩4营不到,而同一阵地体系中,反而调入了江自康部。不是江自康部不行(实际上是不大行),而是这么做,拐一个大弯,有必要吗?



三不解——日军破城的危急时刻,为什么不向北门方向增援?



四不解——日军攻入玄武门,在内城困顿于一隅,为什么不发起反冲击,将日军赶出城去?日军自行退出后,为什么不乘机追击,恢复阵地,哪怕是一部分。



这次战役以后,叶志超还为自己辩解,说闻听北门失守,就冲过去探看情况了。那个“叶大呆子”,一个战场表现十分无能的将领,再次葬送了一场战役,也葬送了大清的整个对日战争。



…………………………………………



15日的战斗,各个战场可谓艰苦卓绝,有的地方险象环生。但综合一天的战况,清军并未有明显失误,还远未到失败的局面。



日军虽经苦战,夺取玄武门,却未能突入内门,只得退守。其他各路日军,也被阻挡在城外,攻击一天,寸功未建。



但因为一个主帅叶志超,将清军无可挽回地引向失败。



城未破,叶志超的胆子先破。



到这时,估计日军扎起一群草人,都能让叶志超肝胆俱裂。



在此胜负未分之关键时刻,这个躲在城中心、连前线都没有去过一趟的清军统帅叶志超突然决定:弃城。



…………………………………………



叶志超没有一条继续打的理由,却能找出一打逃走的理由。



供给不足,弹药不足,兵力不足……还是那一套。



可能是吧。清军的后勤保障这么艰难,这么无序。



我开始的时候是不理解为什么打仗了还在大车小包地往朝鲜运军饷,将士们都把脑袋别在腰带上了,你拿银子来有嘛用?后来想到,清军的打算实际是想就地购买补充粮袜给养。



可惜了运给牙山的军饷,20万两白花花的银子,没有弃到海里,成了日本“海盗”的战利品。



现在来看,现地补给已无可能,即使有银子,也不可能买到了。



驻防部队报告:“朝鲜地瘠民贫,大军云集之时,一切米粮及日用所需无从购觅,皆需由奉天省城及凤凰城转运而往。”



清军粮食供给问题一上朝鲜战场就露出破绽。



叶志超又提这“一壶”,也许真的算是一条站得住脚的理由呢。



后来我知道,就这一条,也纯粹是扯淡。



还有兵力问题。



按照军事上的常理,进攻一个准备充分的固守之敌,需要付出比防御一方大得多的代价。整个战争史都证明,没有谁能随随便便成功。



平壤一战,目前为止,日军付出的伤亡远远大于清军。虽然各种史料上统计的数字不尽相同(说实话,也不可能统计那么准确),但对这一点,大家观点基本是一致的。



这些,打了一天的将领们肯定是比谁都知道真实情况的。



…………………………………………



叶志超召开军事会议,再次强调了种种理由,准备跑的时候,多数将领们却再没有反驳。



叶志超言:“北门咽喉既失,弹药不齐,转运不通,军心惊惧,若敌兵连夜攻击,何以御之?不若暂弃平壤,令彼骄心,养我锐志,再图大举,一气成功也。”[《盛档甲午战争》上]



这次,除了马玉崑据理力争,强烈反对弃城,激愤道:“余带兵三十余年,经数百战,常以不得死所为恨,岂临敌退缩自贻罪戾哉?”



可惜,左宝贵已经不在了,其他将领没人再支持马玉崑。



马玉崑的经历,何尝又不是叶志超曾经的辉煌?而“临敌退缩自贻罪戾”这句警告味儿很浓的话,真的成了叶志超下场的预言。



这些话,没有打动叶志超,也没有再吓住叶志超。事情遂不可挽回。



平安道监司闵丙奭苦苦哀求,再三劝说,也无济于事。



叶志超立即派一个朝鲜人用平安道监司闵丙奭的名义,致书日军要求停战。



“平安道监司闵丙奭致书于大日本国领兵官麾下:现华兵巳愿退仗休让,照诸万国公法止战。伏俟回教,即揭白旗回,望勿开枪。立俟回书。”[《甲午战争史》引自《楚囚逸史》]



立见尚文接到停战书,心头按捺不住大喜:天照大神显灵,这可救了日军的命!



…………………………………………



叶志超不知道,战场的平静,根本不是更大规模进攻的先兆。



叶志超更没有判断出,日军对平壤发动的是一次极为冒险的进攻。



按他的判断,清军后路被断,什么都不足,但实际上,对面的日军也好不到哪里去。



虽然有比大清朝强很多的后勤兵站体系,但也有断档的时候。



本身运输船不够,加上海上大清舰队的威胁存在(日本人想象中的也算数,效果是一样的),运兵、运粮、运弹,十分困难。先运兵好,还是先运粮好,这是一个极为令人挠头的选择题,不得已,日军只能以运兵优先,先把人弄过去再说。



正因为如此,日军才希望以快制敌,打一场速决战。



但长途艰难跋涉,又在平壤胶着一天下来,此时的日军,也已经断粮,连饭团子都吃不上了。一句话,推进太急,后勤跟不上来了。



所以,对面的日军也在苦苦的坚持。尤其是弹药不足,更是日军最大的不利因素。没有子弹,步枪虽不至于成烧火棍,但也就是能当红樱枪使了,就算拼刺,能爬过清军火网,贴上清军士兵,发挥“两米之内的硬功夫”吗?



有本书讲:“叶志超只看到自己缺粮,却看不到日军也在苦苦支撑。”



老实地呆在平壤城里的叶志超,根本没有胆量派出机动部队,估计也没有派出什么侦察人员,朝鲜也成了“敌国”,各种信息不通,成了聋子和瞎子,怎么可能看到日军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