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节安东——侵略者设立政权机构(2 / 2)


日本在安东县设个民政厅的电讯传到国内后,整个日本又激动了,掀起了一阵战争狂热。



日本舆论界先注入了“兴奋剂”,报纸大肆宣传,以煽动扩张主义情绪,“在日本版图之外设民政厅,是在任那设‘日本府’以来的快事,但那时日本府终未发展到朝鲜以外。今我军已占领鸭绿江右岸一带,并在那里实施日本法律,此乃日本开国以来未曾有过的事情。”[《日清战争实记》。]



太让日本人兴奋了,不是吗?



本书开头部分说过,公元4世纪末有一段时间,日本曾派兵渡海侵占了新罗的伽耶,改称“任那”,控制了朝鲜东南部的釜山、金海一带,并设置了个“任那日本府”,就把那当成日本的领土,一个州。史上又称“任那国”(注意,也就是和“四国”类似的单位),虽然这个“任那国”短命了一点,但日本人始终把那当成一个梦想。对得而复失的东西,日本人是不会咽下这口气的,更何况,现在拿下整个朝鲜是迟早的事,随时可以给它改名,又占了大清的一块领土,怎么能不振奋?



…………………………………………



战地行政机构一成立,日本人确实开始想办法,组织恢复经济生活。



由于清军撤得早,战火未过多地波及九连城、安东,集市、商业,很多事情恢复起来还比较容易。



日本人发布了一个“汇率”指导,明确了日本的银洋(日圆)和大清铜钱的比价,方便日圆的流通。行政人员很认真地检查哄抬物价的行为,日本军人确实也按价给钱,好像公平买卖,从当地购买些鸡鸭之类的东西。



当然,日本军队需要从现地购买、补充军需。物价高了,要多花钱。白拿当然爽,但如果一抢,那这个民政厅的“忽悠”又要破了。受这个矛盾制约,所以物价必须保证稳定。



甚至,日本人还真干了一些开设施粥所,接济贫困百姓的事。当然用的是缴获的清军军粮。



这些工作,起了很大作用。据记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和日军交往,满大街的大门上贴上“良民”的纸条,求得日军“保护”。甚至日本小商人也跑来摆摊,所卖的一些具有日本特色、异国风情的小东西,让当地百姓很好奇,还很受欢迎。



…………………………………………



愚弄了百姓,还得愚弄读书识字的,愚弄自以为是的“精英”。



与施以小恩小惠同时,日军还在大清国土上打更高层次的“宣传战”——利用中国存在的现实问题,挑动满汉民族矛盾,打起“推反满清政府、复兴汉人政权”这个类似于“反清复明”的口号,用心十分险恶。



如,日军所到之处,张贴一个《告十八行省豪杰书》,开篇便揭满族的老底,揭揭汉族人的疮疤,刨去清朝政权的“合法性”——“满清氏原塞外之一蛮族,既有非命之德,又无功于中国,乘朱明之衰运,暴力劫夺,伪定一时,机变百出,巧操天下。当时豪杰武力不敌,吞恨抱愤以至今日,盖所谓人众胜天者矣。今也天定胜人之时至焉。”



然后,把自己伪装成替天行道的正义之师——“满清氏之命运已尽,而天人与弃之固也。我日本应天从人,大兵长驱,以问罪于北京朝廷”,把自己“特陈清主面缚乞降,尽纳我要求,誓永不抗我,而后休矣”这个目的巧妙掩盖起来。



最后,还号召所谓“十八行省豪杰”,“逐满清氏于境外,起真豪杰于草莽,而以托大业”。



这份《告十八行省豪杰书》,同《山县有朋告谕》一样,都是日本的间谍宗方小太郎的“杰作”。遣词造句说不上精妙,但这家伙不愧为“中国通”,把中国的国情摸得“底儿透”,句句都很有针对性。



把日本侵略者装饰成中国人民的拯救者,把入侵中国说成完全是为了吊民伐罪,只是企图利用广大民众对清朝腐朽统治的不满情绪,制造混乱,削弱中国人民的反抗意志,以配合日本的军事行动,达到尽快地迫使清廷签订城下之盟这个策略。



花一些篇幅去分析日本人的这个“花式动作”,是因为,它是很毒辣,也很有迷惑性和煽动性的。



满族入主中原,史称汉族5000万人死于屠刀之下,这是汉族心头永远的痛。(岂不知有多少人是吴三桂、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这帮汉人降将、大清“开国功臣”杀害的。)大清建立近300年(还得提某些人所谓“明亡清兴”),始终没有把民族融合工作做好,而是事事防备,设立鸿沟,加深了隔阂,却极为失策。看似清朝皇帝接受和推崇儒家文化,但中华民族主体的汉族人几百年受打压,在文化上仍难以认同满族。



本身中国大地就有朝廷官府与百姓的矛盾,再加上有满汉之间的矛盾,汉族人一直有一种“驱逐鞑子”的原发性心结。按说一般在对外矛盾存在时,民族矛盾和国内矛盾会暂时居于次要,但这却需要具体分析。



当时的情况下,一部分汉族官吏和将领,确实是在极为矛盾和痛苦的状态下,去迎战共同的外敌——日本的入侵。甚至一些接受了革命进步思想的官兵,私下里还认为清朝战败会带来意外的“红利”——朝廷倒下了。



这只是寄希望于外敌力量的软弱表现和痴心妄想,中国的革命证明,推翻满清和推翻封建王朝并不完全是一回事,有一个明显的例子,即使太平天国成功了,也不会建立共和;中国革命也证明,成功绝不可能依靠敌人,而只能靠中国民众自己的力量。



直到今日,还有人认为甲午战争是“满清与日本”的战争,不是中国与日本的战争。更有甚者,还认为“日本打败满清,有利于中国发展”。历史都摆在那儿了,现代人还都是这种视野,更何况当时的人们?



…………………………………………



日本这一招,确实迷惑住了很多人。



被入侵的战场上,渐渐恢复了平静!继之以热闹。



身处被侵占之地的人们,平静地接受了这个结果!继之以渐渐开始和日军接触,而将大清与日本两国军队的战争,直接视为外部的争斗!



日本人采取开放劳务市场的方式,活跃经济,也是为了现地征集民工,为日本军队服务。战地的百姓为了生计,跑去给日军干活,跑运输,有的还自备骡马车辆,很好地满足了日军军需物资的搬运输送。



日军终于不用再象在朝鲜一样,连个民伕、驮牛都征不到(找不着人),落个“四处搜捕”和“强抢”的坏名声了。



没办法,这就是数百年清王朝愚民政策、残酷统治的结果。一个国家保护不了自己的人民,今天我们就不要苛求和谴责这些生活在最底层的人们了。



但是,这种自然祥和的奇异景象不过是战争的“风暴眼”,是一种虚伪的表相,是日本为了现实需要而营造出来的。



被迷惑的人们很快就会发现,日本人的屠刀对准的,根本不分汉族还是满族,还是其他族。被屠杀最多的,还是汉族。



…………………………………………



以后,这群豺狼在中国的土地上还会再三使用这些招数,而且还屡试不爽。



包括后来关于“大东亚共荣”的宣传,关于侵华日军宣扬的什么“膺惩蒋军,保护人民”,“皇军威武,反蒋爱民”之类的谎言,推行“地方自治”、“满洲独立”,全是欺骗。



此时日本人又开始扶持满族皇帝,建什么满州国了。大汉奸汪精卫这样的一大帮卖国精英也不顾万劫不复的后果,跟着鬼子去建设什么“皇道乐土”。针对的人不同,策略随时根据需要而变,日本人还真是随时都能找到鹰犬和帮凶。



日本一再提什么中日“同文同种”,也是有险恶目的的。



透过这些谎言,我还可以告诉你,日本确实认为满族对于汉族,是异族。而日本人在这个逻辑下,推理出一个问题,就是“满族能统治汉族几百年,大和族为什么不行呢?”



他们的逻辑起点就是,汉族是软弱的民族;他们的结论是,汉族也会任由日本人统治的。



我们一些读史的人,偏偏或有意,或浅薄,甚至是无耻地,一而再再而三地迎合了这些“满日战争”论、“解放汉族”论!



也不想想,试问1945,抗日胜利,汉族又是谁从谁手里解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