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七节旅顺保卫战——一盘散沙(1 / 2)

第七节旅顺保卫战——一盘散沙



困守旅顺的各支部队,总数有14000多。看这个数字,不少。



但是,炮台也多。操作火炮、守卫炮台,就至少占用了6000人(海岸炮台3200人,陆路炮台2800人)。



还剩8000机动部队。好象,也不少。



但是,这里还有一个重大的问题:到此为止,我们在记录中越来越多地看到了一件事——招募。



数数看,旅顺部队当中,仅庆军黄仕林张光前的八营中,有六营是老兵,还有两营为新募;姜桂题的四营是毅军调走后,才招募来顶替的。程允和原为聂士成部将,清军退到平壤后,随聂士成回来招兵,才划拉起这几个营,没去朝鲜,被派到了旅顺;卫汝成的五营,赵怀业的怀军,全部为新募;徐邦道的拱卫军,也有三分之二为新募。



可以看出,原先大清并没有充分估计到战争会打这么大,会从朝鲜打到辽东,打到旅顺,这些部队基本都是来顶替被调走的精锐的。战火漫延,一线吃紧,形势所迫,这些二线、替补队员,也不得不上场了。



这也是旅顺保卫战与前边各场战斗相比,所具有的一个明显的不同:估计不到1.5万人里边,竟有1.1万多人为新招募的新兵,至少也占到了70%。前边战场上虽然也有新招之兵,但毕竟还是少数,到了这里,达到这样高的比例,着实是太令人震惊了。



……………………………………………………



仔细研究清朝的军制,就知道这个“特色”有多特,又是怎么弄出来的了。简单说来,清朝的兵员来源主要有制兵和募兵两部分。



制兵——就是有编制,员额,有统一供应的常备兵。包括:



有满洲八旗,世袭制,世代当兵,由国家养着,不需要种地和做小买卖,按说,有事就要出征,那是他们的责任。



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征兵制。也有的属于指定的军户(有军籍的),同样由国家奉养,属于常备兵。



募兵——意为平时无编制,按需要征招。主要有:



勇营,临时招募,战时当兵,吃饷,无事解散。后来随着需要(什么需要,具体在前边专门讨论过),有一部分也变成了防军,常备兵,仍逐年征招补充,但员额常常不满,有事,还要临时征招、补充。



除以上之外,还有就是团练,这是个纯粹的民兵组织、乱世当中联防自卫的,连军饷都没有,必要时能在军械上得到朝廷一些接济,但根本不属军队序列。



前边已经讲过,八旗、绿营、勇营,防军,这些都是怎么回事了。这里,我们讨论一下所谓的募兵。



募兵,古已有之。但满清王朝建立之后,把这个当成了一个很有效的制度,也打了一些仗,后来竟越用越多,越用越顺手。省钱,能战,尤其是平定内乱、镇压农民起义,好使啊。



最后,竟落到了本属制兵的那帮大爷们光拿银子,打不了仗,有事靠“募”了。



甲午战史,我看到最多的字眼,也是最恶心的字眼,就是“新募××兵”“募成××营”了。



开始出现“招募”字眼的几处,还叫“招旧部”,我怀着良好的愿望,希望这些朝廷命官们、那些平时戴着个空头官帽的将军们,能招来一些老部下、一些老兵,如果退伍不久,重操旧业,那样可能还顶点事。对大清来说,“老兵痞”“老兵油子”也行啊。可是,离上次大规模战争,已经十年,再上一次,都已二十多年,当年被朝廷裁汰的打过仗的老兵,都已垂垂老矣。



就是说,新招募的兵士,绝大多数人根本就没当过兵,甚至也没有练过武。通过给点银子,招穷人进来,或通过“抽丁”方式,强制入伍,凑个数,能行吗?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国家为什么设常备军,因为那是一个专业技术行业。国家为什么要建武备学堂,建讲武堂,建军校,因为那是一个技术行业,也是智识行业。打仗,决不是打群架的层次,只要有点二,拎个瓶子就上去了。



况且,大清不断采取愚民弱民政策,最惧怕民间兴起武装,防民重于防外,恨不得把满人以外各民族的尚武精神统统磨灭,变成羔羊。当前呢?“明亡清兴”,“康乾盛世”,再加一个“同光中兴”,兴了三百年,把一个古老帝国兴成了只会挨打的老大帝国。这样的朝代,人人视行伍为末流,民间大致也出不了曹刿这样的军事家(有个把起来闹事,跟朝廷作对的,也被灭了),哪里又能抽得出强壮的兵员?



兵圣曾告诫:在决定战争的战略因素里,人的因素,包括“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兵众孰强”“士卒孰练”,比较可知胜负。在这四条里边,大清哪一条能占据优势?



没有熟练训练之前,甚至不经任何训练,就把青壮年百姓,夺下锄头塞给把破枪,直接从玉米地里驱赶上战场,让他们面对训练有素的杀人机器,这是毫不负责任的行为,是大清统治者犯下的一大严重罪恶。



……………………………………………………



这样一分析,我们就会清楚,这个旅顺口保卫战,除了具有各战役中清军表现出来的一贯弱点外,还面临着新募兵多,武器落后,数量还不够的独有特点。



另外,还需加一条:将不少,唯独缺少能战敢战之将。



就是说,无论按规模还是按实力算,这里能摆出的阵容连与平壤、鸭绿江防线相比都差一两个档次。结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再说那些困守的将领,看来简直跟叶志超一个师父教的:决不出去相迎,坐等客人上门。



当然,除了张光前、黄仕林有几个老营,其他全是新兵,毫无战斗力可言,也是一个因素,难怪除了两个有胆的,其他守将没有敢跳出来,主动迎接日军的。



这样的情况下,最直接的选择,还是躲在坚固的堡垒内比较安全。



其实一看到张光前,我就觉得够令人感慨的了。他大概足以代表了大清将领的情况:十年前,朝鲜甲申平乱,他就是总兵衔,彼时还算雄姿英发。十年后,唯一的变化就是年龄大了,官还是记名提督衔总兵,兵还是那些兵。一帮老将上阵,恐怕今非昔比——只能是“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了。



而且要命的是,开始的时候,这些将领还互不统属,都听一个司令——李鸿章的遥控指挥。



就是说,旅顺防卫这么大的战役,前线竟还是没有一个总指挥。



旅顺防务完全处于“群龙无首”的局面。



……………………………………………………



据说,本来11月1日,李鸿章提出的建议,认为旅防“各军无人督率,号令不齐”,请派广东提督唐仁廉去旅顺督率诸将,“得唐去鼓励督率,定能同心御侮”。[《北洋大臣致督办军务处电》,《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2日,以“旅顺势甚孤危”,督办军务处诸大臣正在束手之时,也想不出别的高招儿,只好同意,决定派唐仁廉“前往督率诸将尽力战守”。[《军机处电寄李鸿章谕旨》,《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



唐仁廉,淮军老将,当年为淮军“十一军”之一仁军的统领。据说唐仁廉“勇气勃勃”,且“颇有远虑”,也下定决心去担此重任。



但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据说根本找不到船去旅顺,只好又被派去先和宋庆会合了。



怎么会找不到船呢?从后来我们了解一些事——还有送粮的船、还断不了有个别人员跑来跑去的,让我怎么也无法相信这个理由。



干什么去了呢?朝廷当唐仁廉为“霆军旧将”,千里迢迢召进京,仁廉“奋发陈方略,请募二十营当前敌,允之。”接下来,朝廷“冬十月乙巳(11月15日),命提督唐仁廉募勇二十营,会定安、裕禄防剿。”[《清史稿本纪》]



募勇,募勇,又派唐仁廉去招募新兵去了。如果不是李鸿章觉得旅顺诸将还能依靠,这也许是能找到的唯一的原因了。



那么旅顺口的统领任务这个事,实际上便落到,而且一直落在了旅顺水陆营务处官员龚照玙头上。



龚照玙(1840—1901),字鲁卿,安徽合肥人,富户出身。可能是读书不行,也吃不了苦、受不了那份罪,就花银子向朝廷买(由最高学府读书的监生直接捐纳),弄了个同知。后来1871年投效北洋制造局当差,竟干到了知府、道员。1890年经李鸿章推荐,总办旅顺船坞工程,并会办旅顺船坞营务处。



不过龚照玙应属能干之人,在旅顺港的后期建设,还有威海港的建设上,是立了大功的。



但是,龚照玙完全是一员文官。说他属军伍行列,他也就是管“营务处”这么个行政机构,哪里真正知道排兵布阵之事?按职责看,他也更像是一个技术干部,同时还管后勤工作——负责管理港口,修理船只,油料弹药供应之类。要说他官衔高,他也不高,四品的道员,其它将领有从一品(提督),也有正二品(总兵),让他管,这又只能说是符合大清封建王朝以文制武的传统(俗话说“见文官低一级”)。就算这在理论上行得通,可是大清,哪还再找到电视剧中表现的攻打台湾时,总督姚启圣和史琅将军那样的文武搭档了?



但还没商量帽子就已经扣过来了,龚照玙一肚子苦水,也只好勉力而行。史书说龚照玙竭力在旅顺诸将间协调,但我想,也就这些了。至于确定战守之策,龚照玙既拿不出什么主意,不敢说了算,说了也不一定算。



关键的时候,这个“前敌总指挥”还凭空消失了一段时间。



龚照玙哪去了?答案是:跑了。



跑得比赵怀业他们来旅顺还早一步。



史书上说,11月6日金州失守后,他以粮饷不足、津旅电讯中断为由,既不请示上司,又不与诸将共商,便以“商运粮米”为名乘鱼雷艇(广济轮)逃往烟台,听说山东巡抚李秉衡要拘留他(还有传说是山东巡抚李秉衡以“临阵脱逃罪”把他扣压起来,并拟就地正法。他苦苦哀求,表示愿回旅顺出战,李才放了他。其实他哪敢上陆见李秉衡)又逃到天津去拜见李鸿章。



李鸿章得知后十分恼怒,即刻命令龚照玙回去指挥作战,并警告他,如果再离开旅顺一步,必将严加惩处。龚照玙无奈,只得硬着头皮返回旅顺。



以上史书所记,跑肯定是事实,但“逃跑”这个判断结论得出的依据,一方面,据说是李秉衡奏称,另一方面,是他在旅顺之战后的表现。所谓,既然战后能逃跑,那他先前的那次逃跑肯定也是真的,纯属于“一惯”,或“蓄谋已久”。



李秉衡且按下不说,至于以“人品”反推,完全否定龚照玙的理由,这可能有点误会。



首先,旅顺确实断粮了。



旅顺本来兵就不少,又一下子多了这么多人,按最低每人一天一斤半算,一天就要吃掉2万2千多斤。打仗、干活人多力量大,吃饭的时候,就显得嘴多了。



这样看,要不是日军急着抢时间攻城,即使只是团团围住,不用多久,饿也把清兵饿光了。



从张光前给盛宣怀的一封告急信函中,透露出了多重信息。“数日之间,难免水陆夹攻一场恶战。西岸由口门至双岛套等处,相去几百里之远,口汊太多,仅弟与程平斋(允和)数营分别扼守,地广兵单,万分焦灼。军米大家分食,不过仅敷月底,万一有缺,奈何?!奈何?!敬请我公速求中堂筹兵筹饷,饬兵轮护送到旅,以资战守,以安人心。……”[《张光前致盛宣怀函》,《盛档甲午中日战争》]



张光前的信函也证明,旅顺的粮食,仅能撑到月底。



其次,我的判断,电讯确实中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