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九节血泪旅顺口——似海冤沉(1 / 2)

第九节血泪旅顺口——似海冤沉



旅顺防御崩溃之际,除了赵怀业,旅顺前敌营务处总办道员龚照玙和卫汝成两人,也乘船由海上逃走。“舟小风浪作,四日始达烟台”。从小平岛绕过旅顺湾日舰封锁线,那是多高的难度,渔民竟然做到了。



大清朝廷是不会反思自己的问题的,却会拿战将开刀,严厉追究责任。光绪对畏敌如虎,不战即逃之将领严加惩处。11月27日下旨,革去“擅离职守摇惑人心”的龚照屿之职。12月3日,革去失金州城的副都统连顺之职,撤“救援不利”的提督程之伟和“拥兵不救”的赵怀业之职,并交部治罪。



清廷还以“临阵弃军逃走”,下诏将卫汝成革职,并拿交刑部治罪。



然而,卫汝成、赵怀业却找不着了。



抵达烟台后,卫汝成立刻改装成船户模样上岸潜逃。



卫汝成是聪明的,虽然自始至终,我并没有发现他有什么畏敌不战的行为。相反,在危难之时,还召募了一支成军,开赴旅顺。在无人出战的时候,他支持了徐邦道,两次主动出击。但他很清楚战败会有什么结果,自己的亲哥卫汝贵早就被“拿问”,他不会再重蹈覆辙。



当然,他还不知道,朝廷中的一帮言官和地方一些大员,早就对他不信任了,参他的折子也一道接一道。



也许还会有很多谴责,但都无所谓了。卫汝成成功潜逃,从此浪迹天涯。朝廷始终未能捕获到他,只好“乃籍其家”,任其“不知所终”了。



……………………………………………………



龚照玙却没这么好过,乘舟顶浪漂行4天逃到烟台。到烟台海面后,因怕李秉衡捉拿(或许真是再次,而且这次就是真的了),没敢上岸,托人向前任刘含芳借了一件皮袍,转乘永顺轮逃往天津。被革职以后,朝廷又追加处罚,于1895年1月22日被成功捉拿,交刑部审讯。



大意了,他估计都没想到自己会被按上了个“统兵将帅失守要港罪”(一个四品道员,也就是管个营务处,也算是军人了,还能称将帅),判处其斩立决。幸好经李鸿章求情,改判“监斩候”,一候就是五年。



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朝廷都跑路了,也就没人管他了,不知是以什么样的方式,龚照玙被开释出狱。



伴随这个逃将的,除了朝廷“公论”,还有社会舆论的不停讨伐。



有人说,龚照玙以白银贿赂当局,死刑没有执行。其实,对这样的要犯,谁还敢收他银子,私下放掉他。



好不容易逃出一命返回故里,乡邻也不放过他。传说,他过60大寿时,同乡张陆打扮齐整,彬彬有礼地说:“六哥今日心情好啊,能容弟说一句话吗?”龚照玙说:“请见教。”张陆说:“兄弟我近来看了几本新书,才知道国民乃国家之主体。那么为弟也是国民了,这样说的话中国土地之存亡我也应负一份责任。请问六哥,当年你将弟弟的旅顺送到何处去了,今日能还给我吗?”龚照玙听后大窘,狂呼逐客。



又传说,次日早晨,又有一个和他有过节的人,结合他生日(六月六日)之数,和昨日的事情,巧妙构思,在他门前张贴一副对联。



上联:称六太爷,上六旬寿,欣占六月六日良辰,六数适相逢,曾听得张陆(音六)先生,大踏步闯进门来,口叫六哥还旅顺;



下联:坐三年监,陪三次斩,赚得三代三品封典,三生愿已足,最可怜达三(盛军统领卫汝贵字达三)故友,小钱头不如咱洒(指卫汝贵用钱之术不如龚照玙,故被杀头),冤沉三字赴黄泉。



这种羞辱,可够辛辣。背负逃将之名,龚照玙也是“百口莫辩”了。



……………………………………………………



但与这些官员、将领所受的(可能是)冤屈,甚至只是一点点委屈相比,百姓无辜亡命于敌军,冤屈又由何人去伸?



难怪国人愤恨逃将。将士可以逃生,却扔下旅顺不顾,任由旅顺居民陷入人间地狱。



旅顺港失陷,日军进入旅顺,便疯狂举起了屠刀。



旅顺白玉山东麓有一座合葬大墓,是旅顺被害者一处最大的埋骨之处。日军还曾为其立碑,对外宣称为“清军阵亡将士之墓”。后来清政府委派直隶候补道员顾元勋接收旅顺,出面主持建立了甲午战争遇难同胞墓,并亲书“万忠墓”刻在一块石碑上。



何为“阵殁者之墓”?



那不是抵抗日军而战死的军民。



是开城迎敌、被无辜屠杀的和平居民。



是日本人把他们杀死之后,又让他们享受了阵亡“烈士”的待遇,作战人员战死后的待遇。



为什么?为了掩盖事实,掩盖自己的恶行,掩盖日本的大罪。



本应是“旅顺大屠杀遇难者之墓”,清政府又加以“万忠”之名,看来满脑子意识里就是忠于大清朝廷,丝毫也没有反思朝廷官府的责任和失职。也许,这样能遮盖一下脸面,顺势掩盖一下墓中绝大多数为无由被害的民众的事实,也能减去几分所谓“为民父母”者不能保民的指责。



……………………………………………………



旅顺大屠杀,日军大山岩是罪魁祸首。第一师团长,山地元治,旅团长乃木希典,西宽二郎,第一师团的日军,全是凶手。



为什么会发生大屠杀,应该是我们追问的重要问题。



从民族心理上分析,这其实是一直处于弱国地位的日本终于战胜了强大的邻国之后的一种变态发泄心理。长久被蔑称为“倭国”的小日本,终于攻下了自视为“天朝上国”的清朝土地,为补偿被极大伤害的自尊心,旅顺大屠杀,也就成了终于战胜了“上国”后狭隘的疯狂报复行动。



而对于日本的军官和士兵而言,杀人越多功劳越大的规则让他们更是彻底沦丧了人性,变成了杀人恶魔。士兵从白发苍苍的老人,到嗷嗷待哺的婴儿,一个也不放过,甚至还让随军记者拍摄自己杀人的照片。



还有一个,就是泄愤。日军的师团长、旅团长们,为了激起士兵的战斗意志,宣扬清军残杀日军,包括前边那些间谍的可怕情景,给日军种下复仇的意识。



另外有一个需要想到的是,日军想要灭绝中国居民,改造旅顺军港,作为日本人的军港。



所以,大规模的屠杀集中在旅顺发生。



这次屠杀,也已经被中外史学界人士证实,是一场有计划、有预谋、有组织的大规模罪恶行动。[《中日甲午战争全史》(战争篇)]



最直接的证据,是日军的一个屠杀密令。



不管日军如何无耻地狡辩,据战后资料曝光,1894年11月19日,日本第二军司令官大山岩大将默许下,主攻旅顺的日军第二军第一师团长山地元治亲自下达了大屠杀密令:“非战斗员也要杀掉”,“我们养活不了那么多俘虏,既要给他们治伤,又要供吃供喝,这给我们增加了高额的费用和麻烦,是我军所无力承受的!”



而后来发现的向野坚一的日记,则为这个屠杀密令作了重要举证。



在11月19日的日记中,他这样记述:我军由营城子向旅顺进攻时,军官下达了“见敌兵一人不留”的命令。师团长(山地元治)表示“今后非不得已,不要对外讲。”1924年向野坚一在谈话中又一次透露:“在旅顺,山地将军说抓住非战斗人员也要杀掉……山地将军下达了除妇女老幼外全部消灭掉的命令。”(向野坚一:《三崎山追记》,1932年油印本,大连图书馆藏。)实际上,这还为山地进行了遮掩,日军的凶残杀戮,是不分妇女老幼的。



……………………………………………………



旅顺大屠杀是近代以来日军制造罪恶的先例。历史上,日军给我国带来的惨案,还有南京大屠杀、重庆大轰炸,其它规模小一点的,还有济南惨案、潘家峪惨案、平顶山惨案、厂窖惨案、下五家惨案等数不清的烧杀罪行。以及象为修建要塞工事(象虎头要塞、海拉尔要塞),所强征的民伕,不仅被劳累虐待致死,在完工后还会全部被杀害,人数也相当惊人,少则几万,多则上十万。



日本人对中国欠下的血债,罄竹难书。



旅顺口大屠杀,至今公认的数据:日军对旅顺城内进行了4天3夜的抢劫、屠杀和强暴,估计死难者约达到2万人。



在日军留下的各种回忆录、日志里,凡有涉及“旅顺大屠杀”的,出现频率最高的字眼,都是触目惊心的“射杀”、“击毙”、“砍倒”、“刺死”,以及“尸积成山”、“死尸累累”、“血流成河”、“腥气冲天”……



“旅顺海陆要塞皆失,日军入市,风雨大作。其第一军团长(注,可能对敌编制名称不同。现在称师团长)陆军中将山地元治下令屠杀市民,不论工农士商,男女老幼,沿户搜杀,甚至医院之医师、护士、病人,亦皆刃之,破腹穿胸,血流成渠,历之三昼夜始止。……全市人民免于屠戮者,仅有逃在英国洋行院内之百余人,与和顺戏园演员八九十人,及深夜由山道逃出者四五百人而已……”[《孙宝田手记》,《旅大文献征存》]这段文字,来自亲历者口述,是目前最为准确的记录。



旅顺市街的居民,除了一些有钱人家雇船、雇车,于战前逃出死地,穷人们无钱也无门路可逃,逃出也没有地方落脚,只能接受命运。



甚至多数人还以为,就象历史上的战乱一样,那只是军队相互攻打的事。打完了,不管谁赢,老百姓的日子该咋过还咋过。



这只能说是思维太天真了。对异族,根本不应有什么幻想可抱。



而且,辽东二百多年的太平日子,也让民众渐渐放松了对战争的警惕,脑子里毫无杀戮概念。



不过,没想到清军竟然败了,更没想到清军败得也太快了,自顾自逃走,没有做好转移疏散工作,也没给老百姓留下一点点逃离的时间。



对这场大屠杀,很多书上都有相关的讲述和描写,那些灭绝人性的杀戮场面,惨绝人寰的屠后景象,那一笔笔的账都记得清楚,教育我们牢记前事,勿忘历史。



反思历史,如果说得到的最深刻的教训,就是抗战诗人田间的一首诗《假如我们不去打仗》说得清楚:



“假如我们不去打仗



敌人用刺刀



杀死了我们



还要用手指着我们骨头说



看哪,这就是奴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