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五节持久——赢得战争的秘诀(2 / 2)

刘坤一对敌我双方的力量对比已经有了较为清醒的认识,所以不久之后又提出了实行持久战的建议:



据报,日军新兵多数以老弱充数,粮饷不继,我们只要坚忍不拔、艰苦斗争,或者据守工事、严密防御,敌人悬师在外、远来作战,如何能长久支持?“近得探报,倭新卒多以老弱充数,饷亦不继,在我只须坚忍苦战,否则高垒深沟,严为防御,倭人悬师远斗,何能久留?力尽势穷,彼将自为转圜之计。况用兵两年,需饷不过数千万,较赔款尚不及半,而彼之所费愈多,‘持久’二字,实为现在制倭要著。”[《钦差大臣刘坤一来电》,《清光绪朝中日交涉史料》]



他所说的“‘持久’二字,实为现在制倭要著”,是在经历了许多重大失败之后才总结出来的至理名言。



四十年后,与刘坤一老乡,同是湖南走出来的一位中国伟大的战略家,理解和实践得更加彻底。老人家以马克思主义战争观,科学地、系统地、透彻地分析了强弱优劣,并写出了光辉的《论持久战》,为中国战胜日本指明了道路。



……………………………………………………



可是,虽然“持久战”对于中国来说是最好的方式、唯一的胜著,但清廷并不打算打一场持久战。



原因有很多,皆出自朝廷的担忧。最根本的:战争打下去,会动摇国本。



大清有一个一切不得人心的反动政权具有的通病――防内甚于防外。朝廷害怕的,是国内不稳,这个担心始终悬在头上,这也是朝廷在调兵上始终迟疑不定、小心翼翼,最终也未敢尽数调动全国军队的原因。如果在外敌入侵的艰难时候,国内再闹起一场“太平天国”,甚至只是“捻子”那样规模的反抗,内外交困,大清国危矣。



实际上,在甲午之年前后,大清内部反而有了一个较为平静的时期。除甘肃撒拉族回族起义,攻下循化(循化厅,现青海循化撒拉族自治县),规模不大,旋即被镇压(清史载,“夏四月,甘肃撒回叛,陷循化,雷正绾剿之”),其它地方并没有发生什么起义反抗。



但大清朝廷是不相信群众,也不敢发动群众的。



……………………………………………………



朝廷,还有一个割舍不掉的京师。



老京师奉天不用说了,那是清朝皇家发家的地方,也是旧既得利益者长眠的地方。



新京师北京,是大清政权的核心,也是现在既得利益阶层享受生活的地方。



这两者,在大清眼里,是必须死保的重地。惊扰了老祖宗的清梦,或动荡了权贵阶层的安乐生活,降低了幸福指数,都是无法接受的。所以,决不能舍弃,于是这两个地方牢牢“粘”住了清朝重兵。



日本人就是就是看准了这一点,不断拿威胁京师来说事。



大清有识之士也看清了这一点,在提出与日军持久作战策略上,一个重要的举措就是――迁都。



文廷式记述了主战派们私下里讨论迁都之议:甲午期间,张之洞、李文田都主张皇室迁出北京,到西安去。我也认为朝廷如果不再顾恋北京,日本人便没有什么可以要挟的,如同沙皇亚历山大一世把一座空空的莫斯科让给拿破伦,这是个好办法。沈曾植、蒯礼卿则主张暂避襄阳。――“至甲午之役,张孝达(张之洞)制军,李芍农(李文田)侍郎,皆主西狩之议,余亦以为不顾恋京师,则倭人无所挟持,俄主保罗之败法主拿破仑第一,空都城以予之,是良法也。沈子培(曾植)员外、蒯礼卿检讨,皆主暂避襄阳。”



但是,既得利益者反对,朝廷也不敢随便迁都。



北魏孝文帝拓拔弘迁都洛阳,这样一位强势的皇帝,面对大家群起反对,用尽办法费尽力气,连蒙带骗加吓唬,才得以成功,这阻力可想而知。



历史上被动的迁都,多是因为躲避战乱和天灾,而且,鲜有不出乱子的。



朝廷恐惧的,还是政权的稳定。一旦迁都,说明这事就大了,全国人民知道了,朝廷的威信怎么保持?恐怕只能用来扫地。



是啊,想得也对。



不过,没过几年,八国联军一路攻进北京,西太后扮成农村老太婆,挎个小包袱带着一大帮子人逃出北京。



不跑也得跑了。



这下也顾不上体面了。说好的“皇家的威信”呢?



真是早知如此,何必当初?



……………………………………………………



总而言之,大清朝廷已经被吓破了胆。眼里只有不利,没有有利的地方。



一连串的失败,使他们已经完全无法相信会取胜。nuer哈赤的子孙,爱新觉罗家族的后代,哪里还有那种年年奔山海关死磕的血性?

急于摆脱这种危机,办法,就是和谈一条途径。



从前边第二次派使来看,急着寻求和谈的,反而是开始就吵吵着开战,声音最高、决心最大的主战派,帝党们。事情好象调了个“个儿”,两派人马前后出现这个微妙的差别,也是很值得我们注意的。



本来,慈禧和光绪也知道,求和的一方就没有什么好果子吃的。所以,才打打看看,犹犹豫豫,出使时,还寄希望于战场上能有转折。



面对甲午战败,慈禧太后和光绪帝等人也并非无动于衷。慈禧后来就对刘坤一说,“我每闻军前失利,我哭,皇帝亦哭。往往母子对哭。”战事进行中,接替李鸿章的直隶总督王文韶奉诏进京,看到光绪帝“词气尚能镇定”,慈禧则“忧愤形于辞色”。应该说,面对事实,他们同样是痛苦的。



可是,他们面对中国老百姓的那种凶霸霸的狠劲荡然无存,换以面对日本时的那种脆弱的心灵,已经经不起稍久一点的战争,更没有破釜沉舟、鱼死网破的勇气。



大清官员也知道俄国库图佐夫火烧莫斯科、坚壁清野打败拿破仑的著名战例。可是,“就是让你占了,也是一个没用的废墟”式的决绝,对大清来说,也是“臣妾做不到”的事了。



……………………………………………………



历史证明,一个有战争潜力的国家,会在战争中将潜力激发出来,成为现实的力量。国土、人口、资源各方面占优势的国家,终究会在战争中越战越强。



这种“浴火重生”的例子,中外历史上比比皆是。



可是,有人分析,大清却怕这个结局出现。



淮军受挫,这是好消息。奇怪吗?不奇怪,有人高兴。原因前边已经说过了。



如果再打下去,淮军可能还会慢慢恢复,湘军也可能东山再起……



赢是赢了,镇压太平天国之后的局面,不又回来了吗?地方强,中央弱,这格局还是不妙啊。



担忧也非完全不可理解。很多的资料上说,大清朝廷是有这种政治考虑的。



因此,花钱买个平安,大家你好我好,整个世界都太平了。



谁还管它国运,朝廷关心的,到头来只是皇家贵族们的权利和富贵罢了。



更何况,“宁与友邦,不与家奴”,说他们有这种阴暗心理,好象也不完全是委曲了他们。



……………………………………………………



没办法。晚清,那就是一个窝窝囊囊的时代。一个窝窝囊囊的朝廷,留给我们一个窝窝囊囊的悲剧。



我们不得不怀着屈辱的心情,去读那段屈辱的历史记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