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一节三国联合武力“劝告”(1 / 2)

第一节三国联合武力“劝告”



大清的一举一动,都在日本的掌握之下。一切都不是秘密,包括大清求助于各国的事,几乎李鸿章和总理衙门一动,第二天,情况便会传递到伊藤案上。



当然,李鸿章也在等待各国做出反应――这是他策略的一部分。



这一手,也拨动着日本人紧绷的神经。



所以,日本不断地做工作,争取赶在各国出来之前,把定约的事拿下。



然后,就等条约批准和互换之后,生米便煮成熟饭。



……………………………………………………



在国际的角逐场上,向大清勒索的东西,日本能不能拿到,还得看列强同不同意。



当然,这一点,日本人始终是清楚的。开战前,日本就动用全部的外交力量,费了好大的劲,来获得列强的谅解,营造一个良好的“国际环境”。



日本人似乎是纵横捭阖,游刃有余,也相当有信心。



甚至1894年的12月间,西方八国派兵进入北京,保护使馆,伊藤也没有更多担心,因为这虽然属联合行动,但更象是不约而同的行为。伊藤以为,只要不触动大清京师,自然无须对各国额外担心。



此后伊藤和陆奥始终坚持与大清直接谈判,把各国隔在谈判场之外。这些办法似乎也卓有成效,日本基本胜利地达成了目的。



但很不幸,伊藤仍然没有完全准确地弄清此时俄德法英的真实想法。



一切事物都是动态之中的,事情实际上已经在悄悄地变化――如风平浪静的海面下,其实是汹涌的暗潮。



虽然是四面海洋的国家,但在国际间的大斗场上,日本仍然是一个不会水的船员,不小心就会淹死。



……………………………………………………



日本这一把,可是玩大了。



已经大大超出了战前与列强达成的谅解,也就是“合同范围”――将大清势力赶出朝鲜、为朝鲜争取独立权的许诺。



不但进入朝鲜,还打到了辽东、山东,打到了澎湖;不但索要赔款,还要割占大清的土地。



列强终于有理由出来干涉,以一副正义的嘴脸。



特别是,日本得到的东西之多,回报之丰厚,让列强瞠目结舌,继而强烈嫉妒。



没有一家看不清楚或预料不到日本所做所为将导致的后果,那是要改变国际关系格局,或者说,改变既有的利益格局。



虽然4月17日,日本终于逼迫大清使力签下了《马关条约》,以为这样就可以堵住列强的嘴。



但是,刚刚庆幸“好险”,风暴却很快就来了。



没有任何虚伪的客套,没有拿出对胜利者应有的尊敬,德俄法三国仍然象大佬对待小弟一样,直截了当地显示出不高兴――对东亚和平局面(以世界为己任的精神),对欧洲和本国利益受损(欧洲是不忘排在前边的,这是一种情怀),各国政府极度担心、极为不满。



……………………………………………………



伊藤担心的事终于发生了。



4月20日晨,德国公使哥特斯米德突然到外务省说,根据本国政府的指令,准备与其他国家公使一起,将重要事件直接通知外务大臣。



这是一个很不好的凶兆。



这也是一个很让人发疯的突发事件。



有证据说,伊藤和陆奥一时高兴,为了巩固成果,将《条约》内容宣示了出去。而条约,还没有呈交天皇睦仁,候“朕亲加检阅,果真妥善,即便批准”。



随后,陆奥就收到了驻德公使青木周藏的报告:“德国声明反对日本,将与其他国家一起采取共同行动。”[《日本外交文书》]



是和各国的意见一块报上去呢,还是……尴尬是肯定的,问题是以后还怎么让睦仁相信其实他是“一家独大”的呢?



只能跟天皇推说“没来得及”了。后头,还有很多没想到的。



4月22日,又收到驻法公使曾弥荒助的报告:“确知俄国政府已决定反对《马关条约》,并正准备与几个欧洲国家共同进行干涉。法国好像与俄国一起行动。”



同日,驻俄公使西德二郎也接到了俄国政府的通告,“如果日本要求的割地范围扩大到鸭绿江,欧洲诸国就会联手强力干涉。”



?!!大家都知道了,在《马关条约》内,日本向大清索取的领土范围,正是包括从鸭绿江下游的平安向西延伸至凤凰城、海城、营口的广大地域。



到这天午夜,柏林来电报告,德国外相已经向青木公使言明:“德国反对日本领有旅顺口,陆奥的秘密外交刻意隐藏和平条约细则的行为引起各国猜疑。《马关条约》使得日本在通商条件上取得过分不当利益,德国不但反对而且要联合诸国采取行动。”



……………………………………………………



结果已经清楚:经过长时间的商议,德俄法终于就插手干涉达成了一致。



就在4月17日,也就是《马关条约》签字之日,俄国外交大臣罗波诺夫对德、法两国驻俄公使表示:“俄国政府决定以友善方式,向日本政府提出不要永久占领中国本土的请求。如果日本不接受友善的忠告,俄国希望与德、法两国在海上对日本采取共同军事行动。”他正式邀请德、法两国参加共同对日干涉的行动。并告知俄国的计划是:“如日本不接受此项友谊的忠告,俄国正考虑三国对日本在海上采取共同军事行动,其立行的标的为切断日军在中国大陆上与本国一切的交通,使它孤立。”[《甲午战争史》,引自《俄帝国主义在远东的开端》,《中日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