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甲午战后风云(1 / 2)

甲午战后风云



甲午战败,李鸿章不再辩解,而是承担着该承担的责任。



传说,有人告诉李鸿章,“大家指摘甲午战争是三人挑起的,上有李鸿章,下有袁世凯”。李鸿章问:“中间呢?”说,“是盛宣怀”。李鸿章听罢大笑,“嗯,因为他在中间,提供了不少日本人将要发动战争的信息。”



王伯恭也在书中记载了一个很严肃的事:恭亲王一日问合肥(李鸿章)云:“吾闻此次兵衅(引发甲午战争),悉由袁世凯鼓荡而成,此言信否?”合肥对曰:“事已过去,请王爷不必追究,横竖皆鸿章之过耳。”[《蜷庐随笔》]



但不管怎样,李鸿章和他的淮系并没有退出历史舞台。



在被革去一切职务的时候,日本人点名要他去进行谈判。于是属于他的职务待遇又重新回到了他的身上。



《马关条约》签订后,一时间,各省在谴责这个条约的同时,也指责李鸿章为“腐败的卖国者”、“汉奸”,但是,一旦被划入“后党”,这个认定反而保护了他。在帝后党斗争中,各种弹劾奏折最终被“存档以资参考”。



皇帝将他召入军机处,保全他的脸面,实际上是闲置了他。就当他无事可做,备受攻击的时候,俄国大使向慈禧太后说,沙皇尼古拉二世点名让他去参加自己的加冕礼。而这一使命,本来总理衙门打算是让王文韶去执行的,但俄国大使声称去的人级别不能过低。李鸿章出发前,英法德美四国的官员们都受各自国家所派,跑来指导李鸿章大人的行程,一起为他举行隆重的欢送宴会,并发出顺便访问欧美的邀请。[布兰德《李鸿章传》]我怀疑,这还是在大清朝吗?



不管怎样,1896年3月28日,李大人在大批随员陪同下,离开京城这个是非窝子,前往外面的蛮夷世界去亲自领略一番。怀着满腔的热情和充沛的精力,他将沉重的负担抛弃,也将33年的艰难历程忘掉,就如同一个充满好奇的学生一样,踏上对全球的巡游旅程。一路上,他是一个成熟有威望的政治家,又不时暴露出老顽童的天性,各国无不纷纷报道他在愉快的访问中与各国重要政治人物、宗教首领的会见,还有发生的有趣的事情。



要是大清早三十年安排这样的出访,会是怎样的呢?



当然,他还要代表大清酬谢,去给予俄国对干涉还辽应得的报酬。



这一切其实都在预料之中,而英国人仍然认定,是他的安排下,俄国与日本不可避免地发生了对抗,最后导致了战争的发生。从那一天起,日本人就开始为一场你死我活的战争做准备。



虽然这一切,并没有为中国赢来时间。



在这段落寞时光中,李鸿章始终未退。



他以阅尽风雨之后的旷达胸怀,度过了一段落寞时光,“笑骂由他笑骂,好官我自为之”。



甲午之后,北京城出现了很多奇妙的对联,讽刺朝廷战败割地。据说,李鸿章在拜访各大员的路上,就在某家门前看到了一副“宰相合肥天下瘦,司农常熟世间荒”(合肥为李鸿章,常熟为翁同龢),细想之下,理亦不谬,竟呵呵一笑,称:民间之人看得还是很清楚啊。



面对朝中官员的攻击,他还手书一联,挂在书房,“受尽天下百官气,养就胸中一段春。”把曾国藩老师的“挺经”又推上了一个层次。



究其原因,似乎有很多。《清史稿》载:他至老不曾告老还乡,还曾认为自己的老师曾国藩晚年求退为对国家无益的行为,受国大任就当死而后已。即使是马关定约、抨击不断,有人劝他辞官回家,他说“对于国家来说,我实在没有袖手旁观的道理。今日事败,我便求退,国家又将依靠谁呢?”(“自壮及老,未尝一日言退,尝以曾国藩晚年求退为无益之请,受国大任,死而后已。马关定约还,论者未已,或劝之归。鸿章则言:‘于国实有不能恝然之谊,今事败求退,谁更赖乎?”)



这些话语里面,有作为需家忧国忧民的情怀和苟利国家生死以之的担当意识,当然,也不是瞎吹的。



他的老部下吴汝纶给他出主意,虽然是劝退,但也只是让他“追东山绿野遗躅”,以暂时自保,并断定,国家遇到艰难的时候,百官没有办法,还得请您出山。那样,还是为国尽忠。(“一遇险难,群公错愕相顾之会,犹可出绪余,解分排患,自效其忠荩,为国之素。”)



但不料这种担当,是更一步的承受耻辱。



1900年,八国联军进犯,攻下天津,麻烦事来了,慈禧太后又想到了李鸿章。朝廷谕令李鸿章北上,随后授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他当然想到了马关之辱,心情灰暗。但随之,慈禧太后远避西安凉快去了,北京局势不可收势。李鸿章只能北上,受命担任全权大臣,与八国联军和列强公使周旋。



无论怎么说,又一个招致骂名的事是不可避免了。据说,在签订了空前屈辱的《辛丑条约》之后,李鸿章返回府内,便大口吐血。但还是坚持着给朝廷写报告(即《和议会同画押折》),提出了那段著名的警示之言:



“今议和已成,大局少定,仍望朝廷坚持定见,外修和好,内图富强,或可渐有转机。譬诸多病之人,善自医调,犹恐或伤元气,若再好勇斗狠,必有性命之忧。”



岂料他一心扶持的朝廷已无可救,他也已耗尽了精力。最后,他仍然支撑着病体,昼夜劳作,收拾残局,这段时间内给朝廷的奏折几乎是一日数上,从各种史料记载可以看到。



两个月之后,他背着汉奸的骂名逝去,弥留一日,目不能瞑。



而李鸿章一逝,大清上下就失去了惟一能够与洋人周旋的人。



在回銮北京的道上,慈禧太后得到了李鸿章的死讯。“太后及帝哭失声”,大清国犹如“梁倾栋折,骤失倚侍”。



太后终于说了一句的“公道”的话:“大局未定,倘有不测,再也没有人分担了。”



李鸿章去世之后,对于这位曾令日本畏惧也被日本人折辱的大清重臣,日本的报纸仍予以足够的尊重,称“李鸿章自从退出总理衙门后,或是被派去查勘黄河工程,远出于山东,或是出任商务大臣(1900年初还署理两广总督),僻居于两广,直到义和团事起(八国联军侵华),又再次被任命为直隶总督,与庆亲王一起担任议和全权大臣。事方定而溘然长逝,此实可称悲惨之结局,而不可谓耻辱之末路。为何也?彼其雄心,至死未消磨尽也。”



……………………………………………………



甲午之败,一批淮军将领倒下,但另一批淮系将领、北洋系统、出身李鸿章门下的人,逐渐走上了督抚大员的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