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节金州地峡——困局之解在陆上(1 / 2)

第四节金州地峡——困局之解在陆上



“天下没有攻不破的防线。”



“天下没有守不住的防线。”



这两句看起来互相矛盾的话,都成立。



战争史上,无数的战例,都能证明这两句话的正确性。



只有这两句话中,才体现出一个真理:战争的决定性因素,是人。



…………………………………………



“视察清国河海防御之力,其炮台数量虽然众多,其配置之炮也为不少,但其位置、构造之法,并不得宜。除一二之外,皆如无有,甚至反而有益于敌者。”



“旅顺口,乃清国所恃者,北洋之门户,且设有机器局和船坞,以作修理军舰之用。是以,其防御能力不小。但其不顾后方有与大连湾、金州湾互为表里之地峡。故而,一旦扼此地峡,则只能不战自降。”



以上两段,谁说的?



日本人,小川又次,还是在那个《征讨清国策》里。



所谓“位置、构造之法,并不得宜”,应该指的是,炮台多为敞开式,没有顶部防护。炮台、炮位多朝向前方,水平射界受限,极少能达到360度全范围射击,对后方的射击能力为零。



这意味着炮台一旦遭到来自后方攻击,则形势危矣。



一旦将这些炮台夺占以后,可以用来攻击港湾,“甚至反而有益于敌者”,正是小川策略的毒辣之处!



第二段,则更黑。



“金州地峡”!



狗日的日本人,又让我一次后脊梁发凉。近一百三十年后的发凉。



没错,这是旅顺天然地形的最大弱点,是无法用人力改变的天然弱点。



从地图上可以清晰看到,从旅顺口往东北看,仅以一狭窄的通道,经大连,与奉天(沈阳)相连。金州地区,尤其狭窄。



在这个通道上,大连旅顺之间,防御上唯一能凭借的,就是那连绵的几道山。



旅顺防卫区的命门,就是这里。



本来,依靠炮台能有效守卫港口,威胁海上敌舰,而由于港外也有山峰环护,按当时的舰上火炮特点,海面上的敌舰却攻击不到港内军舰,也无法与炮台的火炮相抗衡。所以,旅顺港可谓固若金汤。



但旅顺口的攻破之法,恰恰是从陆上开始——旅顺港的后路。



就是说,海战的结局,取决于陆战。



…………………………………………



日本人在十年前就看到了,七年前就想到了。不知道李鸿章想到了没有。



也许想到了,但李大人又自恃“炮台坚固,有不可摧之势”。



除日本人想到的之外,旅顺三面环海,地幅狭小,可谓先天不足,不适合屯驻大量兵力装备。



战时的补给问题,也是一个难题。当时朝中已经有人提出反对意见,指出旅顺无内河通内陆,补给不便。



我走这趟路程的时候,旅顺有火车站,有数条穿越群山的通道,交通也很便利。但,那都是后来修的,其中一条过山隧道是日本人占领期间修成,与之并行的是一条新修的,不过十年。



可以想象,当时还没有这两条公路隧道的情况下,山势陡峭,通行有多么困难。



这种地形的有利之处在于,旅顺守军可以利用这片山地,组织防御,但这也决定着,旅顺驻军自给本身就十分困难。



而且,一旦山地被攻占,通路被切断,那只有困守一城、坐以待毙。